金時習

[拼音]:Ailuola Shiku

[英文]:Ellora Caves

印度中世紀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石窟群。埃洛拉在今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重鎮奧蘭加巴德西北約25公里,自古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三教朝拜的聖地。7~10世紀,即早期遮盧迦王朝(約500~753)、特別是拉什特拉庫塔王朝(約753~949)統治德干地區期間,在埃洛拉一座南北走向的新月形火成岩山麓陡坡上,陸續開鑿了34座石窟,全長約2公里。考古學家把這34座石窟從南向北依次編號。南端第1~12窟為佛教石窟,中間第13~29窟為印度教石窟,北側第30~34窟為耆那教石窟。埃洛拉石窟與相距不遠的阿旃陀石窟並稱為印度藝術的兩大寶庫。阿旃陀以其壁畫聞名,埃洛拉則以雕刻著稱。阿旃陀石窟純屬佛教,埃洛拉石窟分屬三教。當時,佛教已在印度本土衰微,印度教正在勃興,因此埃洛拉的佛教和耆那教石窟,從建築形制到雕刻風格,也無不滲透了印度教的精神。

佛教石窟

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第 1~12窟),約7~8世紀開鑿,形制基本沿襲阿旃陀的支提窟(佛殿)和毗訶羅窟(僧舍),除第10窟是支提窟外,其餘均系毗訶羅窟,但毗訶羅窟已趨於佛殿與僧舍混合為一,第11、12窟明顯兼有佛殿性質。在建築與雕刻風格上雖不像印度教石窟那樣繁縟奢華,但不少石窟已偏離了笈多時代的古典主義審美理想,顯示出追求印度巴洛克式的複雜設計和華麗裝飾的跡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許多雕刻已呈現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徵,除通常採用一佛二脅侍的三尊形式雕像之外,還開始出現了眾多的菩薩、女神(密教女神多羅、佛教學術女神摩訶繆麗等)和曼荼羅等早期密教影象,意味著佛教的衰落、解體與蛻變。

第5窟是埃洛拉最大的毗訶羅窟,寬17.6米,長35.1米,由24根羅曼式柱頭的列柱把長方形窟殿分為中殿和側廊,側壁共鑿有20間小室。兩排狹長的石凳縱貫中殿,表明該窟可能曾用作講堂。

第10窟是埃洛拉唯一典型的支提窟,稱作維什瓦卡爾馬(木匠)窟,因其窟頂肋拱仿照木桁雕造而得名。正面雙層,富麗堂皇,中間的陽臺有一道長欄杆,上層的支提窗已從早期的馬蹄形變為圖案化的三葉形,視窗兩旁上方各雕有3個1組的飛天相對飛舞。窟殿寬13.1米,縱深26.2米,長排列柱導向半圓形後殿,末端一座巖刻窣堵波的臺基前倚坐著高約3.3米的笈多式佛陀雕像,脅侍菩薩與頂飾飛天組成了華麗的佛龕。

第11窟稱作兜德勒(2層),實為3層。各層均設佛龕,供奉一佛二脅侍菩薩。此外尚有蘇姬塔、金帕拉、多羅、飛天等許多雕像佈滿壁面。

第12窟稱作丁德勒(3層),是支提、毗訶羅混合窟。窟殿由24根列柱支撐,後壁雕滿了長排菩薩,主龕佛像的脅侍為蛇神那伽。第2層上有一道長廊,4柱的前室和16柱大殿,猶如一座佛教的萬神殿,雕刻著成排的眾佛、菩薩、多羅女神等群像,構成了早期密教曼荼羅影象。

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17座(第13~29窟),約7~9世紀開鑿。形制可分為4類:

(1)只有1個列柱門廊和1間密室,顯然是從佛教毗訶羅衍化而來,例如第15窟;

(2)與①類似,但密室周圍繞以走廊,例如第14、21窟;

(3)在一座十字形窟殿的中心獨設密室,石窟不止一處入口,例如第29窟;

(4)以獨塊巨巖雕刻出整座獨立式神廟,全部細節模仿建築結構,例如第16窟。印度教石窟氣魄雄大,裝飾豪華,建築吸收了佛教寺院的特點,綜合了印度南北方印度教神廟的風格。雕刻保持著笈多時代後期作風,融合了德干遮盧迦王朝的剛勁厚重與南印度帕拉瓦王朝的纖細優雅,以動態強烈、變化豐富為特徵,產生了印度巴洛克藝術的最高傑作。大量溼婆、毗溼奴及其化身和仙侶等印度教諸神的雕像,提供了印度教影象的岩石百科全書。重要的印度教石窟有第14、15、16、21、29等窟。

第14窟稱作羅婆那伽凱(羅婆那之府),平面呈長方形,前方是16柱大殿,後方是走廊環繞的密室(聖所)。在大殿南北側壁的壁柱之間裝飾著10餘塊高浮雕嵌板,表現關於溼婆、毗溼奴的印度教神話場面。其中《舞蹈的溼婆》動態誇張,舞姿剛健,充分體現了印度教的根本觀念“活力”。

第15窟稱作德斯阿瓦特拉(十化身)窟。該窟有一條銘文提及拉什特拉庫德國王丹蒂杜爾迦曾在它落成之際造訪,因此可將其開鑿年代推定為8世紀。窟殿雙層,下層是14根方柱的淺廊,上層是42根列柱的大殿,後壁鑿有供奉林伽的密室。側廊壁龕中裝飾著表現印度教神話場面的高浮雕嵌板。右壁和後壁的浮雕多與溼婆有關,其中《溼婆降服死神》表現溼婆從林伽中舉杵躍起,踢開死神,激怒的神態活靈活現。左壁的浮雕包括毗溼奴的各種化身,其中《毗溼奴的人獅化身》最富於戲劇性和想像力:毗溼奴化身為獅頭人身的那羅辛哈從柱子中顯現,八臂狂揮,揚鬃怒吼,猛撲向倨傲的魔王黑蘭耶克希布,魔王轉身欲逃,肩膀卻被大神一手抓住,掙脫不得。

第16窟凱拉薩神廟,是埃洛拉石窟群中最重要的石窟,代表印度巖鑿神廟的頂峰,堪稱世界建築藝術的奇蹟。相傳拉什特拉庫塔國王克利希那一世為紀念戰爭勝利而敕建了這座祀奉溼婆的神廟。整座獨立式神廟都是由獨塊天然巨巖雕刻的,分門樓、祠堂、前殿和主殿,殿宇嵯峨,氣勢雄渾。神廟的裝飾雕刻壯麗豪華,代表作有《羅婆那搖撼凱拉薩山》、《闍陀優奮戰羅婆那》、《舞蹈的溼婆》等,被公認為印度巴洛克藝術的最高傑作。

第21窟稱作羅邁希瓦爾(羅摩主)窟,約開鑿於7世紀。在高臺基上的門廊有一道低矮的護牆,牆上短粗的羅曼式柱頭的列柱旁側,雕有侏儒隨侍的女神托架像,幾乎與柱身等高,造型豐滿而優美。門廊正面側壁佇立在鱷魚(摩伽羅)背上的恆河女神雕像,全身微呈三屈式,扭曲適度,風姿綽約,被公認為印度女性雕像的珍品。窟內的巖壁上亦有大量取材於溼婆神話的高浮雕嵌板,其中七母神雕像的造型亦極豐美。

第29窟稱作杜馬爾萊那或悉達伽那赫尼(悉達浴室),在平面設計上類似孟買附近的象島石窟,密室獨立於約45米見方的十字形大殿中央。殿內的高浮雕嵌板亦多表現溼婆神話,但雕像造型傾向於正面性和秩序化,缺乏動態和生氣。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 5座(第30~34窟),約8~10世紀開鑿,形制多模仿印度教石窟,但規模不如印度教石窟巨集偉。雕刻亦缺少印度教石窟雕刻的活力,而流於繁瑣、細密和纖巧。重要的耆那教石窟有第30、32窟。

第30窟稱作秋達凱拉薩(小凱拉薩),形制模仿第16窟凱拉薩神廟,也是一座從天然岩石中鑿出的獨立式神廟,但規模較小,雕刻欠佳。

第32窟稱作因陀羅瑟帕(因陀羅會堂),約開鑿於9或10世紀,是埃洛拉最好的耆那教石窟,形制亦類似凱拉薩神廟。在雙層列柱大殿的壁龕中供奉著耆那教祖師大雄、巴溼伐那陀和戈摩達希瓦爾的雕像,後者身上纏繞著藤蔓。在芒果樹下騎著獅子的阿摩比卡(一說因陀羅尼)雕像造型豐滿勻稱。窟殿的天頂上殘存著珍貴的壁畫遺蹟。

參考書目

Perey Brown ,Indiɑn Architecture (Buddhist and Hindu), Taraporevala, Bombay, 1976.

M.S. Randhawa and D.S. Randhawa, Indiɑn Sculpture, Vakils, Feffer& SimonsLtd. Bombay,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