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之學

[拼音]:Dagong Bao

[英文]:L’lmpartial

中國近、現代有廣泛影響的民營報紙。1902年6月17日創刊於天津。創辦人、總理英斂之,主筆方守六。初辦時,政治上主張君主立憲,變法維新,對外傾向親法。以敢於議論朝政、反對袁世凱而贏得讀者。1916年9月,報館售給王郅隆。王自任總董事,聘胡政之為經理兼總編輯。言論親皖系軍閥和日本,讀者寥寥。於1925年11月27日停刊。1926年,吳鼎昌、胡政之、張季鸞等 3人合作,以“新記公司”名義接辦該報,吳鼎昌任社長,胡政之任經理兼副總編輯,張季鸞任總編輯兼副經理。於1926年9月1日恢復出版。訂社訓為“不黨、不賣、不私、不盲”。提倡民主政治,主張保護與發展民族工商業。北伐戰爭期間,抨擊軍閥吳佩孚和汪精衛、蔣介石,並對中國共產黨進行攻擊。1928年以後,個別主持人受蔣介石的籠絡,報紙言論對蔣有所迴護。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 此報因主張“緩抗”,受讀者警告和反對。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時,譴責日軍侵略,支援十九路軍抗日。1934年1月,闢“星期論文”專欄,約請胡適、丁文江、 翁文灝、梁漱溟等撰稿,每週 1篇。首篇是胡適的《報紙文字應該完全用白話》。從此,此報也用白話文或半文半白文體。1935年9月開始發表範長江的西北通訊,介紹紅軍長征和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主主張,後彙編成《中國的西北角》、《塞上行》兩書出版。

1936年後,日軍南侵,大公報社逐步南移,先後出版上海版、漢口版、香港版、桂林版、重慶版。1941年5 月15日,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贈該報榮譽獎章,胡政之、張季鸞對美髮表廣播演說,並撰寫社論,強調“文人論政”。同年9月6日張季鸞病逝,《大公報》成立董監事聯合辦事處,由胡政之任主任,統一領導各館,並正式成立社評委員會。經常撰寫社評的有王芸生、李純清、徐鑄成等。抗日戰爭期間,《大公報》社評的基本立場是堅持抗日救國,反對妥協腐化。1942年2月1日重慶版發表《看重慶,念中原》社評,揭露國民黨政府歌舞昇平,無視河南災區慘況,被罰停刊3天。9月6日胡政之在紀念張季鸞逝世一週年時,宣佈將社訓“四不”改為“兩不”,即“不私、不盲”。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大公報》 社評的基本立場是反對美國 扶植日本軍國主義、反對內戰。但也發表一些混淆是非的社評,如1945年11月的《質中共》、1946年4月的《可恥的長春之戰》,受到中共《新華日報》批駁。隨後,《大公報》載文反對內戰,批評國民黨當局鎮壓學生運動和文化專制政策。1948年7月,南京國民黨《中央日報》連續發表社論,指名攻擊總編輯王芸生。1948年11月,香港版《大公報》發表“和平無望”社評,宣佈轉變立場,靠攏人民。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2月27日,天津版《大公報》改組為《進步日報》。 5月25日上海解放,王芸生等從解放區趕赴上海; 6月17日發表《大公報新生宣言》,宣佈報紙歸人民所有。1953年1月1日上海館北遷,與天津《進步日報》合併,在天津出版全國性的《大公報》。1956年10月1日由天津遷北京出版。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於當年9月10日停刊。《大公報》在中國內地,從1902年創刊到1966年停刊,總計出版64年2個月。香港《大公報》仍繼續出版。

參考書目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1981。

樑家祿:《中國新聞業史》,廣西人民出版社,南寧,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