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立法

[拼音]:yangzhou qingqu

江蘇曲種。又名“廣陵清曲”、“維揚清曲”。流行於揚州城鄉,以及鎮江、上海、蘇州、南京等地。

揚州清曲起源於元代的“小唱”,是在元代散曲的基礎上,吸收江淮一帶風行的各種俗曲民歌,加以改造和利用,於明代中葉形成的一種富於地方氣息的曲種。明沈德符《野獲編》“時尚小令”一條所載的小曲名稱,大都在揚州清曲中保留著,成為最常用的曲牌。明張錡《衡曲麈譚》在分析清曲與傳奇的區別時,指出清曲也可描敘離合悲歡。可見當時的清曲已不僅是短小的抒情清唱,而且已具有表現人物故事的完整唱段了,在形式上也發展為套曲。揚州清曲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間達到了全盛階段。無論在音樂曲牌、樂器伴奏方面,還是在曲目唱本方面,都異常豐富,並以其腔調的細膩、纏綿和抒情著稱。清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述了當時著名歌唱家、伴奏家黎殿臣、陳景賢、劉天祿、劉祿觀、牟七、金姑、潘五道士、鄭玉本、朱三等人的藝術貢獻。同時,清曲的一些曲調和唱本也流傳到雲南、廣東和北方一些城市。從晚清到民國,由於戰爭頻仍,經濟蕭條,清曲藝術的處境相當困難,但在一些清曲藝術家的艱苦努力下,還是將清曲藝術儲存了下來。這期間的重要藝術家有作詞家施元銘、魏紹章,演唱家黎子云、鍾培賢、裴福康、王萬青、尤慶樂等。

揚州清曲的曲調有〔軟平〕、〔疊落〕、〔驪調〕、〔調〕、〔滿江紅〕、〔銀紐絲〕、〔蘆江怨〕、〔耍孩兒〕、〔楊柳青〕等 116支。這些曲牌除來自揚州本地小調外,還吸取了崑曲、徽劇、灘簧、道情及外地的民間歌曲。演唱分為“單片子”(用一支曲牌唱奏)和“套曲”(用兩支以上曲牌聯綴唱奏)兩種。套曲又分為“小套曲”和“大套曲”,以〔滿江紅〕為主調的套曲,稱“五瓣梅”。套曲中曲牌的選用和銜接,根據唱本內容的需要,注意全曲的統一與完整,層次的分明與變化。楊州清曲一般以坐唱形式演出,人數從1、2人至8、9人不等,唱奏者每人操一種樂器。常用樂器有琵琶、三絃、月琴、四胡、二胡、揚琴及檀板、碟子、酒杯等,有時也用簫。傳統清曲是不化妝、無說白、無表演的,只靠音樂和歌唱來刻畫人物形象、表達思想感情,所以在吐字發音、運氣行腔方面非常講究。發聲分窄口(用假嗓)、闊口(用本嗓)2種,窄口主要用於有故事情節的唱段中的旦腳唱腔。

揚州清曲的藝術活動,分營業性與自娛性兩種。前者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靠走街串巷或在航行於內河的客船上賣藝;後者多為店員、小手工業者和知識階層的市民,這些人在創作唱本和音樂曲調的改革整理方面,貢獻較多,有的人並做過一些理論研究工作,如王萬青(1899~1967)著有《揚州清曲唱唸藝術經驗》。

楊州清曲的曲目十分豐富,已有文字記錄的唱本約有 500種左右。單片子曲目有《十杯酒》、《做人難》等。套曲曲目有《黛玉悲秋》、《梁山伯與祝英臺》、《竹木相爭》、《老鼠告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曲藝人多被專業曲藝團體吸收,並培養出一批新人,創作了一批新唱本,如《劉胡蘭》、《工農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