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諾,K.

[拼音]:Hengfang Bei ce(Mingchutaben)

中國漢“衛尉卿衡方碑”原石的明代初期拓本。剪條裝,共69頁,每頁3行,行5字。縱24釐米,橫14.5釐米。此碑書法結體寬博闊綽,沉厚淳重,行密格滿,字取橫勢,筆尚方折,筆致古健豐腴,遒勁雄偉,是漢隸方整一體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本為傳世最舊拓本。以往諸家著述,皆以為此碑最舊為明拓本,以碑文第 6行“將”字未損及“南”字清晰等為明拓本的考據,並說碑陰漫漶,經清嘉慶初黃易洗石後精拓,才發現碑陰有字。此本不僅第6行“將”、“南”不損,而且碑陽全篇較一般拓本少損20餘字,定為明代初期所拓。碑陰、碑額皆同時所拓,碑陰可辨者70餘字,尤為稀有,並可證明碑陰之字為黃易發現的說法不確切。

此本舊為葉氏平安館所藏,有葉志詵、翁方綱等藏印19方,後為方若所得,方氏於此本之後,再跋、三跋予以更正說明,尤有言未能盡之意。現藏故宮博物院。

“衡方碑”為建寧元年(168)九月立,碑原在山東汶上縣郭家樓,清雍正八年(1730)汶水泛決,碑僕陷,莊人郭承錫等出資復建。今置山東省泰安岱廟漢柏院。碑額陽文隸書“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碑文隸書23行,行36字。文末另起一行書“碑”字,其下有小字隸書2行,“門生平原樂陵朱登字仲帝”,多以為是書碑者朱登款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