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皋之戰

[拼音]:gucheng ji

明代傳奇作品。作者佚名。明代的戲曲藝術家曾把民間流傳的劉、關、張故事改編成多種傳奇作品,《古城記》是其中之一。祁彪佳說:“三國傳中曲,首《桃園》,《古城》次之,《草廬》又次之;雖出自俗吻;猶能窺音律一二。”(《遠山堂曲品·具品》)與《古城記》故事有關的戲曲作品,宋元南戲有《關大王古城會》一種,不見傳本。元明雜劇中的《壽亭侯五關斬將》、《關雲長古城聚義》兩種也不見傳本。無名氏《關雲長千里獨行》、朱有燉《關雲長義勇辭金》的一些曲文,為《古城記》借用。《古城記》現存明刊本。《詞林一枝》、《堯天樂》、《徽池雅調》、《歌林拾翠》等選集收有《古城記》的《關雲長嫂叔權降》、《關雲長秉燭待旦》、《關雲長獨行千里》、《翼德祭馬》等單出。《翼德祭馬》不見於明刊本《古城記》;《關雲長嫂叔權降》與《古城記》第10出《權降》大不相同,其中兩支〔寄生草〕曲卻見於《古城記》第11出《秉燭》。這說明《古城記》在民間舞臺上演出時有不同路子,且不斷有所增刪修改,明刊本《古城記》只是流傳下來的一種整本戲。

《古城記》寫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徐州失散,張飛據古城稱王;劉備先投袁紹,後與張飛會合。關羽為維護兩嫂,暫且降曹。後得知劉備、張飛下落,便辭別曹操,護衛兩嫂,到古城與劉備、張飛聚會。全劇以關羽為中心人物,通過秉燭待旦、掛印封金、千里獨行、過關斬將等行動,寫出了他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張飛在劇中亦虎虎有生氣。

劇作具有民間文學的特點。張飛是個莽撞而天真的英雄,周倉的造型是一個孔武有力的腳伕,即使對關羽的塑造也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想象。第28出《助鼓》,寫關羽與蔡陽比刀,蔡陽橫砍柳木,刀被夾在木中;關羽斜砍柳木,刀過樹倒。這是以農民的勞動經驗來表現關羽的智慧。劇作還運用〔鬧更歌〕、〔稜登歌〕等民間歌謠,以及滾、五言句、七言句等通俗、流暢的板式和詞曲,烘托氣氛,表現人物的思想情緒,增強了全劇的民間色彩。

《古城記》對後世戲曲有一定影響。地方戲曲中的《贈袍賜馬》、《掛印封金》、《古城會》等摺子戲,與此劇有淵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