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878)

[拼音]:kouhuang

[英文]:Jew'sharp

拔奏體鳴樂器,亦稱“口弦”,流行於世界各國許多地區。在中國主要流行西南、西北、東北等地20多個少數民族中,多用於娛樂及男女社交活動。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稱謂。漢文史籍中曾用響篾、口琴、口弓、篾片、拉篾、篾琴等名稱。它源於古代的“簧”。《詩經·鹿鳴》中的“吹笙鼓簧”,是關於口簧的最早記載。宋陳暘《樂書》雲:“傳稱王遙有五舌竹簧,今民間有鐵葉之簧”。這說明 900多年前已出現五片竹製口簧和鐵製簧。

口簧有竹製和金屬製兩類。分單片、多片各種。竹製口簧,一般為“自簧”,即用帶皮金竹削薄後,從竹片本體的中間刻製出簧舌,其音高與簧的長短、厚薄、寬窄有關。多片金屬口簧,常用銅製,形狀與竹製口簧相仿,較短小,鐵框銅簧鉗形口簧,均為異簧,以細鐵條為框,中間另裝一根鋼條為簧。

口簧的演奏方法是:左手持口簧根部,將口簧上部輕咬於上下牙齒之間,右手以手指撥動簧舌自由端、或拉動繫於右端一細線使自由端發音,有時伴以哼吟聲。口簧是利用人的口腔為共鳴箱,藉助口腔、脣、頰、舌的位置改變而發出基音上方的不同諧音,音色渾厚低沉。多片口簧一般一片發一音,或發兩音以上的泛音。臺灣省少數民族中流行的口簧多至8簧,4簧的簧片音高為c1、d1、f1、g1。

亞洲及大洋洲多為竹、木口簧,印度和歐洲多為金屬口簧,竹木口簧和金屬口簧的音色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