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崎紅葉(1867~1903)

[拼音]:yishu

[英文]:fine arts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人對世界進行精神掌握的一種特殊方式,人類精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藝術概念一般有 3種涵義:

(1)泛指人類活動的技藝,包括一切非自然的人工製品;

(2)指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的各種創作,既包括各種具有審美因素的實用品的製作,也包括各種藝術創作:③專指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等專供觀賞的各種藝術作品。任何藝術作品,都以某種人工的物質媒介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訴諸人們的感性經驗,交流人們的思想情感,直接影響人的心理和精神面貌。

藝術的本質特徵

關於藝術的美學本質特徵,在美學史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和理論。

三種主要學說

在各種對美學本質特徵的理論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是:

(1)模仿說。認為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或對現實的再現。亞里士多德最早系統地提出,藝術模仿自然,藝術家“借姿態和節奏來模仿各種性格、感受和行動”,給人以“認識的愉快”。從文藝復興時期的“鏡子”說,啟蒙運動時期D.狄德羅、G.E.萊辛的藝術既要依據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藝術觀,到19世紀俄國的В.Г.別林斯基、Н.г.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藝術是現實的複製”、“美是生活”、“藝術的目的是再現生活”,都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基本觀點。這一理論在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問題上,堅持了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這一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原則,強調藝術具有通過感性形象揭示生活本質的認識作用。但是,由於舊唯物主義者不瞭解社會實踐的本質及其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他們的藝術觀基本上以感性直觀為基礎,因而不能真正科學地揭示藝術反映現實的能動的辯證關係,不能充分闡明藝術區別於其他意識形態的美學特徵。

(2)藝術精神本源說。這派理論認為藝術來源於精神世界,是“絕對理念的顯現”。柏拉圖沿襲古希臘的模仿說,但顛倒物質與精神的關係,認為現實世界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藝術則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德國古典美學進一步從“精神王國”中探求藝術的本源,他們雖然對藝術與現實的關係作了唯心主義的曲解,但卻發展了藝術作為人類自由創造活動的能動方面,深入探討和揭示了藝術中主體與客體、感性形式與理性內容的辯證統一關係。近代資產階級美學則大都拋棄了G.W.F.黑格爾的辯證法,宣揚主觀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把藝術說成是“天才”人物特殊智力的產物、“抒情的直覺”、潛意識的本能和慾望的表現,等等。這樣就把藝術這種精神活動和人的客觀實踐活動割裂和截然對立起來,歪曲和否定了藝術的認識作用和思想教育作用。

(3)形式主義的藝術觀。這派理論認為藝術的美學價值在於形式本身,與任何理性認識或情感表現的內容因素無關。現代的形式派美學繼承和發展了I.康德關於純粹的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內容意義的觀點,認為藝術作品的價值不在於內容,而在於線條、顏色或體積等的有機組合及其比例、對稱、和諧等關係。形式派美學雖然強調了形式美、形式感在藝術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於把形式與內容割裂和對立起來,就割斷了藝術與社會生活的聯絡。

在藝術的本質問題上,之所以產生如此分歧的不同看法,一方面是由於各派理論家採取的哲學立場不同,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他們在界定藝術的本質特徵時著眼於不同的藝術種類和創作方法,如著眼於再現性的繪畫、雕塑或表現性的音樂、詩歌,偏重於古典主義藝術或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藝術等。由於藝術本身的結構具有多層次、多功能的複雜性,強調或突出其中任何一個側面或功能,以偏概全,都不可能從整體上把握藝術的本質。因此,科學的美學必須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批判地吸取古典美學遺產和現代美學各派理論中的合理成分,對藝術複雜的完整結構進行系統的綜合性研究,進一步探索和揭示藝術的本質特徵。

決定本質特徵的依據

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與科學、倫理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一樣,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能動地反映社會存在,並積極地影響人的精神世界,反作用於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但是,藝術為一種滿足人們特殊精神需要的審美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其特殊性。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藝術是人對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掌握方式,而人對世界的理論掌握方式是“不同於對世界的藝術的、 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104頁)。作為觀念形態的東西,藝術區別於其他意識形態形式的本質特徵,首先取決於它所反映的物件的特殊性和掌握方式的特殊性二者的統一。藝術反映的物件雖是統一的客觀世界,但卻是客觀世界的特殊方面,即在社會歷史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能引起人們普遍興趣的、具有各種審美特徵的具體生活現象。在一定意義上講,藝術有其特殊的反映物件,即作為人的社會本質與其豐富多彩的具體表現相統一的生動、完整的社會生活。所以,社會的人及其內心世界總是藝術反映的中心物件。即使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其反映角度和意義也不同於自然科學中的研究物件。這種自然景物的描繪不僅是自然本身的一些自然屬性、特徵的直接再現,同時也是人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一種間接表現。它能滿足人們對藝術的特殊審美要求,使人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物件世界中肯定自己。審美物件的這種特殊性,從根本上決定了藝術必然要從本質與現象的統一、再現與表現的統一中去把握現實生活。

以形象揭示生活本質

藝術作為人對世界的一種特殊掌握方式,基本特徵在於,它不是象科學那樣用抽象的概念、範疇、理論體系的形式來反映客觀世界的本質規律,而是用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和形象體系的形式揭示生活的本質。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手段,是從本質與現象、個別與一般的有機統一中完整地把握社會生活的特殊方式。藝術思維是一種創造性的形象思維。藝術家對生活本質的把握,雖然必須從感性認識深化到理性認識,但這一思維過程始終不脫離對事物的具體的形象感受和情感體驗,其結果不是概括出抽象的概念和理論體系,而是通過對生活素材的選擇、提煉和集中,概括出顯示生活本質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典型形象或意境。因此,藝術的形象思維以情感體驗為中介,是本質化與個性化同時進行的過程。現實生活通過藝術家的創作轉化為藝術形象時,也就具有更典型、更理想、更有普遍性的特徵。在美學史上,從亞里士多德強調“詩所描述的事帶有普遍性”到黑格爾的藝術美論,都強調了這一點。

再現因素與表現因素的統一

藝術能動地反映現實的另一個基本特徵是,藝術形象既是現實生活審美特性的概括,又是藝術家對現實的審美情感的呈現,它的內容是客觀與主觀,再現因素與表現因素的有機統一。藝術作品作為審美意識的物態化形態,產生於創作主體與審美物件的相互作用中。當藝術家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和概括時,不能不表現他對生活的理解、評價和理想。藝術家的創作心理活動,首先要以知覺的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突出地選擇和再現物件的形象特徵,而這種知覺因素又是同想象緊密結合,並受其制約的。這種創造性的想象不僅再現現成事物,而且能創造出新的形象。藝術思維中的想象區別於科學思維中的想象,它帶有濃厚的情感因素,並推動情感活動自由地擴充套件和抒發。中國古代詩論和畫論中稱之為“情景交融”的境界。藝術家對生活本質的理性認識在作品中不是以抽象的概念、邏輯推理的形式出現,而是蘊含、滲透在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之中,所以恩格斯說作品的“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54頁)。藝術形象既是對生活現象本質特徵的集中、概括的反映,又蘊含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而通過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和思想的表現,又往往反映和凝集著一定時代、一定階級的人們的普遍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在人類藝術史上,一切真正的藝術都既再現客觀現實,又表現主觀理想。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都是藝術在本質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實踐掌握與精神掌握的統一

由於在藝術家頭腦中所構成的藝術形象需要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體現出來,才能成為供人們觀賞的實際存在的審美物件,因而藝術活動又是一種實踐性的創造活動。藝術作為一種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藝術生產和物質生產的聯絡在於,兩者都是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物件化過程。也是人們“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的創造活動。但是,藝術活動既不同於以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為直接目的的物質生產活動,又不同於以理論形態把握客觀真理或探索有效實踐活動方式為目的的科學實驗活動,生產勞動和科學創造雖然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一定的審美因素,但這種因素並不構成這些活動的基本目的及其產品的主要價值。而藝術美作為現實美的反映形態,都是藝術家為了滿足社會的審美精神需要而進行創造活動的產物。藝術創作活動是藝術家一方面通過對生活的能動反映在觀念中形成藝術形象,另一方面又通過對一定物質材料的運用、加工和製作,把觀念中的藝術形象轉化為可以具體感知的實際存在的藝術品的統一過程。因此,藝術的創造活動既是審美創造,又是審美反映,結合了人對世界的實踐掌握和精神掌握。藝術美雖是這種實踐性活動的產物,但其本質都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藝術作品和社會功能

藝術作品是聯結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的中心環節,也是藝術文化系統的基本構成因素。任何一部藝術作品都是由生動具體的、完整的藝術形象或藝術形象體系構成的。它的內容由藝術家所選擇、提煉、加工過的一定生活方面、生活現象所組成,併為藝術家對這些生活現象的理解、評價和情感態度所統攝。藝術作品的形式包括兩個密切聯絡的方面:一是構成藝術形象體系的諸因素的內部聯絡和組織;二是藝術形象所藉以傳達的一定物質手段的組成方式。每一部具有獨創性的藝術品,都是藝術家在對現實生活的藝術發現和概括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段和技巧所塑造的一個獨特而完整的“藝術世界”。在美學史上,從F.W.J.謝林、黑格爾到別林斯基,都強調藝術作品作為內容和形式有機統一的完整性。

藝術作品的價值是在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它綜合地體現了人類審美活動中多方面功能的相互作用。從審美活動的主客體關係來看,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家構思的一定生活模型-形象體系,是藝術家運用一定物質材料,如音響、線條、色彩、形體、語言等所創造的一定物質結構。它既是現實的模擬,也是現實的變形,因而藝術的真實往往是假定性和逼真性的有機統一。藝術既有反映-資訊方面的因素,又有創造-生產方面的因素。從藝術活動中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看,藝術不僅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而且表現個體的主觀心理,這種創作心理、創作個性又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在藝術作品中,不僅表現出藝術家的創作個性和情感態度,而且體現出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內在聯絡。對作品的接受過程,是欣賞者對藝術家所創造出來的形象的一種再創造和再評價的過程,也是欣賞者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發生共鳴,從而有效地發揮藝術作品的社會審美、教育職能的過程。因此,藝術有個人心理方面和社會交往方面的聯絡。以上諸方面的互動作用,分別形成了藝術在功能意義上的不同層次,如評價、教育、資訊傳遞、娛樂等功能。作品的藝術價值正是在上述諸層次的多種功能的互動作用、彼此滲透中形成的。藝術的特殊社會職能在於通過藝術的審美作用來實現它的認識的、評價的、思想教育的諸功能。藝術是以真、善、美相統一的完整的生活經驗,全面地影響和教育人的一種方式。

藝術的起源和歷史發展

對藝術的起源及其歷史發展過程的研究,在揭示藝術的本質特徵方面有重要意義,歷來為各派美學家所重視。在德國古典美學中,J.C.F.von席勒把藝術和美的起源同人的遊戲衝動聯絡起來,並從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相互關係的角度,對歐洲文化藝術思潮的發展作了歷史的考察和理論的概括。黑格爾對於藝術史研究不但肯定藝術是發展的歷史現象,而且首次看出這種發展和世界歷史的發展有一種內在的本質聯絡。在他的《美學》中,到處貫穿著這種巨集偉的歷史觀。然而,歷史發展的真正因果關係卻由於他的客觀唯心主義立場而被顛倒了,藝術的發展被解釋為絕對精神發展的一個階段。黑格爾以後的實證主義美學強調從經驗出發研究藝術。在現代西方美學中,興起了依據社會學、民俗學、人種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等具體科學的方法論原則,對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進行經驗主義的、發生學的和歷史比較的各種研究。如在藝術起源的研究方面,有的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提出藝術起源於遊戲,有的用人類學方法從原始民族的文化習俗去尋求藝術的起源,有的從原始人的勞動中探求藝術的起源,等等。社會學的美學則強呼叫社會環境來說明一切藝術現象,認為人種、環境和時代是決定某種藝術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上述這些研究雖然開拓了美學研究的領域和途徑,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材料,但由於其哲學方法論侷限於歷史唯心主義和經驗主義,因而不可能對藝術的社會意識形態本質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作出科學的闡釋。

馬克思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藝術史觀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它要求以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為出發點來解釋歷史,解釋包括藝術在內的各種社會意識形態的起源和發展;認為物質的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決定其他一切活動。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它的根源與本質也只能從生產活動這一人類基本實踐中探求。人類學、考古學提供的大量有關原始藝術的材料證明,人類最初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活動是直接在生產勞動基礎上產生,併為生產實踐所決定和制約的。原始人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在勞動工具、狩獵物件以及周圍生活環境上,直觀到自己的力量和生活,體驗到萌芽狀態的審美愉快。與模仿勞動活動有關的原始舞蹈,與勞動節奏和語言發展有關的原始音樂,與製造勞動工具有關的造型藝術的陸續出現,以一種物化形態集中體現著原始人們的萌芽狀態的審美意識。原始藝術還保持著對物件的直接的實用功利關係,後來才獲得某種獨立的審美價值。原始民族的藝術活動還往往同圖騰、神話、宗教、巫術等觀念或活動混雜在一起,並在其影響下產生出來。原始藝術所以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也正是當時低下的生產力狀態和原始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在社會分工、特別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基礎上,藝術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精神生產活動從物質生產中分化出來,成了專門滿足人們審美精神需要的活動和物件。藝術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意識形態,它的內容、形式的發展和演變歸根結柢受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的制約,並同政治、法律、哲學、宗教、道德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相互影響,從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在階級社會中,各種形式的階級鬥爭對文學藝術的發展有深刻影響,制約和推動著各種文藝思潮、流派的演變和更替。藝術的變化歸根結柢受社會變化的制約,但又有其本身的特殊規律。藝術的歷程主要表現為對以往人類文化藝術發展成果的繼承和革新,表現為對世界藝術掌握的方法、手段和形式的不斷豐富、發展和變化,也表現為各種藝術思潮、創作方法和風格流派的相互影響、因襲和更替,從而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藝術文化寶庫。但是,藝術生產同物質生產的發展又往往形成不平衡關係。古希臘藝術隨著神話的消失而永不復返,但它作為人類童年時代發展的最完美的一種藝術表現,至今保持著其永久性的魅力。

藝術的程序是一個曲折複雜的歷史過程,它反映出社會發展的深刻矛盾和衝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開拓,使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擴大和加強了各民族文化藝術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交流。但是,資本主義生產又是同藝術詩歌等精神生產相敵對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藝術普遍商品化,作家、藝術家成了僱傭勞動者,物質文明的發達伴隨著精神文明的衰頹。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社會的藝術發展之間,巨大的科學文化潛力同實際的精神貧困之間的矛盾,到帝國主義階段達到了空前尖銳的程度。這一矛盾只有在無產階級為解放自己和全人類而鬥爭的革命實踐中,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揭示了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指出:只有實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私有制,並逐步地消滅階級和三大差別,實現共產主義,才能使人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得到全面的自由發展,才能使人類社會和人類藝術由必然的王國進入自由的王國。

藝術分類和部門藝術的研究

藝術的共同規律和內在結構在其歷史程序中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態。這種形態的演變一方面歷史地形成了藝術的各個種類和體裁,諸如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等等;另一方面又形成藝術的各種具體歷史型別,如各種藝術思潮、流派、風格等。這兩種形態演變之間有其內在聯絡。一定時代占主導地位的藝術思潮、風格流派往往要求與其相適應的表現形式和傳達手段,從而把各種不同的藝術種類和體裁分別提到首位,如古希臘藝術中的史詩,古典主義藝術中的戲劇,浪漫主義藝術中的詩歌和音樂,現實主義藝術中的小說等。不同的藝術種類,各有其美學特點和規律性,同時又都遵循著共同規律,具體展現出藝術總體的內在結構,並在此基礎上相互聯絡,彼此滲透。

在中國美學史上,歷代學者對於藝術分類問題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如漢代的《毛詩序》,從人的審美意識與表現手段的有機統一,論述了詩、歌、舞三者的聯絡與區別。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進一步揭示了“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的藝術思維形象化特點,並據此對文體的歷史演變作了相當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唐代以後,隨著詩、文、書、畫、歌、舞的不斷髮展,藝術理論批評也在發展,相繼對各門藝術的美學特徵及其內在聯絡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討,如對詩與畫、書法與舞蹈等各門藝術之間相互影響和彼此滲透的關係有不少精闢的論述。

在西方美學史上,亞里士多德最早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藝術的分類問題。萊辛在《拉奧孔》中,從藝術媒介、題材和作品的藝術效果三個方面,進一步提出和論證了詩和畫的界限、語言藝術和造型藝術的區別問題。德國古典哲學第一次用系統的哲學觀點來考察藝術的分類問題,力求從總體上把握各門藝術的美學特徵,並探討其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絡和規律性。如謝林根據理想和現實的相互關係,把藝術分為現實的(如音樂、繪畫、雕塑)和理想的(如抒情詩、史詩、劇詩)兩大系列。黑格爾進一步從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觀點,根據藝術的理念內容與感性形式在歷史發展中達到統一的不同形態和階段,提出了象徵藝術(物質壓倒精神)、古典藝術(物質與精神和諧統一)、浪漫藝術(精神超越物質)三大藝術類型的著名論斷。黑格爾以後的近現代美學由於深受實證主義哲學的影響,強調從主觀經驗和效用出發,或依據藝術的審美外觀的不同特徵,或把藝術分成空間的(造型藝術)、時間的(音樂)、時空並列的(詩)三類;或依據主體感受的不同官能,把藝術分成知覺的(造型藝術、音樂、模擬的動作和舞蹈)和想象的(史詩、抒情詩和劇詩)兩類;或分為視覺藝術(造型藝術)、聽覺藝術(音樂)、想象藝術(文學)等等。而義大利的B.克羅齊等則把美和藝術歸結為內心的直覺,否定物質媒介在藝術表達中的作用,從而根本否認對藝術進行分類的必要性。

藝術的分類問題只有從藝術的本質特徵及其內在結構出發,從藝術的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表現方式的整體上去考察,才能作出比較科學的判斷。藝術之所以區分為不同的種類,取決於現實美存在形態的豐富多樣、藝術家反映現實的途徑和方式以及塑造形象的物質傳達手段各不相同這三者的相互關係。因此,各種不同的藝術種類、體裁的美學特徵和特殊規律,都需要從藝術形象存在的特定形態(空間與時間、動與靜),審美主體的特定感受、反映途徑(視覺、聽覺、想象等)和特定的物質傳達手段(形體、色彩、線條、聲音、語言等)三者的有機統一中去把握。

參考文章

藝術蘋果生產技術要領果樹園藝什麼是環境藝術?環保百科環保與藝術有什麼關係?環保百科為什麼說剪紙是一門中國的古老藝術美術與音樂領導藝術的實現途徑主要有哪些?管理學環境藝術環保百科王家大院民居藝術館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現代家庭裝修設計運用陳設藝術裝飾居家/裝修養生是科學也是藝術保健養生金庸的武俠文學藝術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