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蘭,A.

[拼音]:Shi Dakai

中國太平天國軍事統帥之一。廣西貴縣人。少時慷慨有志,喜讀《孫子兵法》。早年加入拜上帝會,與洪秀全、馮雲山等共謀舉義;金田起義後,被封為左軍主將,旋封翼王。在太平軍由廣西向金陵(今南京)進軍途中,任開路先鋒,圍長沙,克武昌,佔金陵,一路當先,所向有功,被清方稱之為“石敢當”。

咸豐三年(太平天國癸好三年,1853)春,太平天國建都金陵,稱天京,同時遣軍北伐、西征,石達開留京協助洪秀全、楊秀清處理軍政要務,衛戍天京。四年,西征軍在湖南湘潭為曾國藩的湘軍所敗,節節後撤,武漢失守,九江危急。他奉命率援軍前赴湖口,指揮九江、梅家洲守軍頑強抗敵,設計肢解了湘軍水師,將其輕便小船困鎖於鄱陽湖內,並先後兩次重創其笨重大船於長江水域,由此西征軍扭轉戰局,進行全線反攻(見太平軍湖口大捷)。重佔武漢後,他又揮師南下,橫掃江西,困曾國藩於南昌。六年春,奉命回援天京,協同燕王秦日綱等部,摧毀清軍江南大營,共解天京之圍。

六年秋,天京爆發內訌,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後被殺。石達開奉詔回京輔政,合朝擁戴。七年夏,因受洪秀全疑忌,自天京分裂出走,率10餘萬眾,脫離皖、贛根據地,轉戰浙、閩,後折入湖南,進圖四川,因在寶慶(今湖南邵陽)與湘軍作戰失利,被迫撤入廣西,部眾紛紛離散,處境日益艱難。十一年秋,他重振隊伍,沿湘黔邊界北上,突入川東,在川南、黔北轉戰年餘,屢戰受挫。同治二年(太平天國癸開十三年,1863)夏,率部渡過金沙江,進至越巂廳紫打地(今四川石棉縣安順場南),為大渡河所阻,又遭清軍及士兵圍困,糧彈告罄,進退無路,陷於絕境。他冀圖“捨命以全三軍”,投入清營,後不僅部屬慘遭屠殺,自己也在成都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