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小說

[拼音]:Yingguo Gonggong Dang’anguan

[英文]:Public Record Office

英國國家級綜合性檔案館,負責保管中世紀以來中央政府機關和法院的檔案。1838年根據《公共檔案法》成立,由管卷大臣領導,1958年新的《公共檔案法》通過後改歸大法官領導。館長由女王任命改為由大法官任命。館址倫敦。館藏檔案按排架長度計算超過 14 萬米。建館之初,只收藏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國以來國王王宮及其行使司法、行政和財政職能的機構的檔案檔案。1848年國家公文館(1578年成立)成為公共檔案館的分館。其所藏檔案,包括都鐸王朝時期的檔案也成為該館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1852年由於《公共檔案法》生效範圍的擴大,公共檔案館開始接收散存在政府各部的檔案,如15世紀以前多用拉丁語寫成的和以後用英語寫成的木簡檔案、羊皮檔案和紙質檔案。其中有歐洲現存最古老的經濟調查檔案──11世紀寫在羊皮紙上的《末日審判書》,(見彩圖),1201年以來由5500件羊皮紙檔案所組成的皇家特許狀卷軸,1129年至1832年從未間斷的皇家財務署大卷軸,以及18世紀以後設立的外交部、殖民地部、內政部等機關的檔案。這些都是罕見的歷史檔案。該館還收藏有1857~1858年英軍從廣州掠走的中國廣東省檔案,約2萬件,分裝在 77個檔案箱內,是研究英法聯軍侵華戰爭和清朝政府鎮壓太平天國的重要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部分企業國有化,該館也收藏有這類企業的一些技術檔案。

該館設有3個部: ①建制與財務部,負責行政管理和財務工作,掌管政府每年撥給的1100萬英鎊的經費,其中業務費約150萬英鎊。

(2)檔案管理部,負責與150箇中央政府機關保持聯絡,指導他們對應進館的檔案進行整理、鑑定和編目。該部下設海斯中間檔案館,是介於該館和政府部門之間的一個檔案中心,1950年成立,200多名工作人員中30多人屬公共檔案館編制,其餘來自檔案形成機關。按1958年《公共檔案法》規定,政府機關的檔案從產生之日起在本單位留存5年,初審鑑定後送檔案中心儲存20年,再經複審鑑定,挑出有永久儲存價值的檔案,交公共檔案館收藏,5年後向公眾開放。

(3)檔案業務與出版部,負責檔案檔案的保管、保護、修復、複製、借閱和編輯出版等工作,檔案檔案一旦移交進館,即處於該部監督之下。部內設有中世紀檔案科、近代檔案科、現代檔案科、地圖科、保管科、查閱科、修復科和博物館等。

該館從1852年開始把館藏檔案史料按時間順序進行編輯整理,出版《編年提要》,到1990年共出版200多卷。19世紀末著手出版多卷本英國中世紀司法機關的檔案,包括皇家最高法院的檔案、條約檔案、特權檔案、敕令等,還出版從法國、義大利、梵蒂岡、奧地利、比利時等國檔案館獲得的有關英國的檔案史料。1972~1983年與英學術機構合作編輯出版《鴉片戰爭時代的英中外交檔案提要》。

1977年起,英國公共檔案館分為老館和新館兩部分。老館在倫敦市內法院街,建於1851年,以後多次擴建,現有館藏5萬多米,主要是 1068~1800年的檔案。新館於1973年在倫敦郊區丘園動工興建,1977年建成,佔地一英畝,配有電子計算機自動化檢索系統等現代化裝置,庫房容量為11萬米,據1986年公佈的數字,進館檔案已達9萬米,主要是1801年以來英國政府各部門的檔案。館藏檔案按來源原則整理,政府每個部的檔案為一個檔案組合,用大寫字母表示檔案形成機關的縮寫名稱,每個檔案組合內的分組合(類)、案卷和檔案分別依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海軍部檔案組合內第2個分組合的第1卷第1頁檔案,用“ADM2/1/1”表示。

英國公共檔案館為館藏中的每一個檔案組合都規定了借閱規則,一般檔案滿30年以後才可向公眾開放。有保密限制的檔案檔案包括 3類:

(1)為了公共利益如國家安全和稅收等原因需要保密的;

(2)內容需要保密的;

(3)涉及個人的,由於向公眾開放會使某人或某直接繼承者感到為難的檔案。這些檔案的開放年限由移交部門規定。英國的利用者可憑介紹信辦理檔案借閱手續,其他國家的利用者則必須通過外交途徑才能利用。利用者發表檔案或複製檔案,需要經過批准,並且交費。1978~1988年年均利用檔案約50萬件,8萬人次。利用者有四分之一來自其他國家, 主要來自美國和英聯邦成員國。(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