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經

[拼音]:ganlan

[英文]:pile dwelling

住宅建築的形式之一。亦稱“高欄”、“閣欄”、“擖欄”。系木、竹結構,屋頂多為“人”字形,以樹皮、 茅草或陶瓦等覆蓋。 分上下兩層,上層為住人之所,下層多無遮欄,用作圈養家畜或置放農具。中國南方古代盛行這種建築,《魏書》、《蠻書》、《太平寰宇記》等史籍均有記載。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的木構建築,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幹欄式建築設施。其構築方法是先在地上打入木樁,上架橫樑以承托地板,再於其上立柱、架樑、蓋屋頂。在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以及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廣東等地考古發掘中,也發現過不少陶製幹欄式建築模型。現在,這種形式的建築在中國瑤、壯、京、高山、苗、侗、水、布依、土家、傣、基諾、獨龍、德昂、拉祜、布朗、景頗、佤等民族地區都還存在,東北地區一些民族中也有類似建築。 此外,西伯利亞、 東南亞、美洲、大洋洲、非洲一些地區也有幹欄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