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佛龕碑冊(明初拓本)

[拼音]:E-Yu-Wan Suqu Di-yi Ci Fan Weijiao

[英文]:First Counter-Campaign against“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 in Hubei-Henan-Anhui Soviet Area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亦稱鄂豫皖蘇區)軍民粉碎國民黨軍大規模“圍剿”的作戰。

1930年11月上旬,國民黨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濬奉命調集部隊,由豫鄂皖邊區“綏靖”督辦李鳴鐘統一指揮,組織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一次“圍剿”。這時,紅軍第1軍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指示,率領第1、第2師正由羅山潘新店南下作戰。11月中旬,紅 1軍主力攻姚家集、黃安城(今紅安)未克,轉向麻城方向尋求戰機。11月下旬,紅1軍主力奔襲謝店、新洲,殲國民黨軍1個營和1個混成旅的大部,隨後進至但店休整。12月6日,紅1軍主力北上商(城)南,與在當地的第3師會合。

12月上旬,國民黨軍開始進攻,總兵力達 7個師又4個旅近10萬人。9日、12日第44師進佔黃安城和河口鎮。在此情況下,以曾中生為書記兼軍委主席的鄂豫皖特別區臨時委員會、臨時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在羅山、孝感、黃陂地區,黃安、麻城地區,光山地區分別建立第1、第2、第3路指揮部,指揮地方武裝和約2萬人的紅色補充軍開展游擊戰爭。此時,原在蘄(春)黃(梅)廣(濟)地區活動的紅軍第15軍,經皖西、豫南到達黃安、麻城邊界地區,隨即在中共鄂豫皖臨時特別委員會領導下參加反“圍剿”作戰。16日,紅15軍一舉攻入河口鎮,殲第44師一部後主動撤出;接著在七裡坪阻擊從光山、羅山出動的國民黨軍第30、第31師,予以殺傷後轉向外線作戰。各路指揮部率領地方武裝在蘇區內到處襲擾、打擊國民黨軍。與此同時,紅 1軍向皖西發動攻勢作戰,在金家寨、蘇家埠、韓擺渡等地殲國民黨軍第46師 3個營,並一度包圍六安,威逼霍山,21日集結麻埠地區待機。29日,第46師及警備第2旅共6個團,由六安、霍山分3路向麻埠地區進攻。30日,紅1軍向進至東西香火嶺第46師之中路發起進攻,殲其2個團,並擊潰其右路,在石婆店殲其 1個團;同時擊潰進至麻埠之左路,其餘部倉皇后撤。1931年1月3日,紅1軍回師西進,途中在商城四顧墩地區截擊第30師1個旅,殲其1個團。此時,深入鄂豫邊蘇區的國民黨軍,在蘇區軍民開展游擊戰和堅壁清野情況下陷入困境。當其獲悉紅軍主力西返時,隨即向城鎮據點收縮。至此,鄂豫皖蘇區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紅軍共殲國民黨軍5000餘人,繳槍近350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