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秉文題昭陵六駿圖卷

[拼音]:Akade Wangguo

[英文]:Akkad Kingdom

古代西亞兩河流域南部塞姆語系的阿卡德人奴隸制國家。約在公元前2371年由薩爾貢所建立。約公元前2316年征服各蘇美爾城邦,統一巴比倫地區。約公元前2230年被古提人所滅。阿卡德王國的歷史是蘇美爾歷史的一部分,在從城邦向王國轉變上也有其特殊地位。

薩爾貢在位期間(約公元前2371~約前2316),在東方征服了埃蘭的一些城邦,在西方一度征服了幼發拉底河中游的馬裡和敘利亞古國埃布拉,開啟通往地中海沿岸的商路。其子理木什和瑪尼什吐蘇共在位24年。瑪尼什吐蘇對波斯灣沿海國家進行戰爭,發展了同梅露哈(古代印度)、馬乾(阿曼沿海地區)及狄爾蒙(巴林及波斯灣西部沿海)的海運貿易。瑪尼什吐蘇之子納拉姆辛即位後,自稱為神。他進行大規模征戰:在西方重克埃布拉,在北方的鐵爾布拉克修建宮殿,在南方波斯灣上重征馬幹,著名的納拉姆辛戰勝碑還記錄了他對東北山區盧盧卑人所進行的戰爭。納拉姆辛在位36年。其子沙爾卡利沙利被宮廷政變推翻。不久阿卡德王朝滅亡。

阿卡德王國時期,桔槔汲水工具首次出現在圓筒印章的雕刻中,表明灌溉技術的進步。薩爾貢宮廷中供養的5400名士兵標誌國家常備軍可能已出現。統一王國的建立給美索不達米亞的經濟文化帶來新的發展,但阿卡德人在文化上落後於蘇美爾人,在不少方面吸收了蘇美爾人的文化。(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