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論

[拼音]:Ailunbao

[英文]:ИльяГригорьевичЭренбург (1891~1967)

蘇聯俄羅斯作家、社會活動家。1891年1月27日生於基輔一個工程師的家庭。1907年在莫斯科第一中學唸書時,因參加布林什維克地下組織和進行一些革命工作,被開除學籍。1908年被捕,遂即脫離組織關係。不久獲釋,於同年12月流亡巴黎,起初繼續參加革命工作,後來放棄了政治活動。1910年開始發表詩作,並陸續出版了幾本詩集,都是些模仿象徵派詩歌的習作性質的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1915至1917年間,擔任莫斯科《俄國晨報》和彼得格勒《市場報》軍事記者,到法德前線採訪。戰爭使他產生了懷疑、悲觀情緒。這在詩集《前夜之歌》中有所反映。這個時期還寫有軍事通訊,後來編輯成集,以《戰爭的外貌》(1920)為名出版。1917年7月回國。十月革命後,曾參加蘇維埃政府部門工作。對於十月革命,開始時並不理解,在詩集《為俄羅斯祈禱》(1918)中流露了這種懷疑和搖擺的心情。1918至1923年間還出版了詩集《火》(1919)、《前夜》(1921)、《隨想》(1921)、《國外隨想》、《毀滅性的愛》(1922)、《獸性的溫暖》(1923)等,表示歡迎“另一個偉大的世紀”的誕生,同時對此感到“既狂喜又恐懼”。

1921年春開始,以蘇聯報紙記者身份長期駐在國外。20年代初,發表一些評論俄羅斯當代藝術和詩歌的論文,宣傳結構主義的藝術思想。1922年發表哲理性諷刺長篇小說《胡里奧·胡倫尼多及其門徒奇遇記》,受到列寧的注意。小說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和革命時期歐洲和俄國的生活,對資本主義世界作了尖銳的諷刺和批判,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矛盾複雜的思想。這個時期發表的其他小說,如《尼古拉·庫爾波夫的一生和毀滅》(1923)、《讓娜·涅依的愛情》(1924)等,則以個人與社會的對立為主題。在有些小說中,如《十三個菸袋》(1923)和《德·葉·托辣斯》(1923),加強了對於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道德的批判,以及對資產階級文化的內在矛盾的分析。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愛倫堡的思想發生變化。1931年他周遊歐洲各國,目睹了法西斯主義的猖狂活動;回國後參觀訪問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建設的工地,受到了鼓舞,增強了對蘇維埃國家前途的信心。這個時期寫出反映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和新人成長的長篇小說《第二天》(1933)。1936至1939年西班牙內戰時期,他作為《訊息報》記者幾次去西班牙,寫出一些詩歌(詩集《忠誠》,1941)和短篇小說集《停戰以外》、長篇小說《人需要什麼》(1937),表現他的反法西斯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在法國,目擊法國的淪陷,以此為題材創作了長篇小說《巴黎的陷落》(1941),獲1942年度斯大林獎金。衛國戰爭時期,在《訊息報》、《紅星報》及前線報紙上發表了許多政論,揭露法西斯主義的政策和道德,呼籲世界各國人民奮起鬥爭,並鼓舞他們必勝的信心。這些政論使他贏得了世界的聲譽,後來收集出版了 3卷政論集《戰爭》(1942~1944)。

戰爭結束後完成兩部長篇小說:寫戰時生活的《暴風雨》(1946~1947,獲1948年度斯大林獎金)和寫戰後生活的《九級浪》(1951~1952)。50年代中期發表的中篇小說《解凍》(第1、2部,1954~1956)和各種形式的文藝論文,60年代發表的內容龐雜的回憶錄《人、歲月、生活》(6卷,1961~1965),在蘇聯文藝界都引起激烈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