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拼音]:Jingchengtongzhishe

[英文]:Brotherhood of Purity

10世紀中葉成立的一個伊斯蘭教宗教哲學社團。又名公道派。由當時一批知識分子在巴士拉祕密組成,在巴格達設有分社。他們在政治上不滿阿巴斯王朝(750~1258)的統治, 並與卡爾馬特運動有聯絡。神聖、純潔、忠誠為社團的訓條。他們宣稱伊斯蘭教已為愚昧所汙染,陷入迷誤,需用哲學和科學知識加以滌除。代表人物有白思諦、贊查尼、奈海爾朱列、奧斐、伊本·利法耳。他們編纂了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論文集,內有51篇論文(一說52篇),包羅當時數學、天文學、地理學、音樂、哲學等學科知識,並用譬喻方式發表政論。在哲學上糅合當時流行的諸家之說。但其中新柏拉圖主義和新畢達哥拉主義的影響較為突出。他們認為萬物是真主按理性、萬有的靈魂、物質世界的順序流出的結果,現實世界的各種現象只是理念世界的虛幻映象;宣稱數是萬物的基本,邏輯學與數學相關連,介乎自然科學與哲學之間。他們討論各種學科時往往以數字和字母為開端,從語言的推理和研究與數的關係著手。認為人類靈魂具有通過感官、證言和思維獲得知識的各種能力;人的最高境界是通過制欲苦行,崇尚信愛、陶冶精神,達到純潔靈魂,認識真主並與真主合為一體。他們力圖使伊斯蘭教的經院哲學與古希臘哲學相聯結,調和宗教與哲學。他們的理論和活動遭到正統派神學家和科學家的斥責。精誠同志社的論文集具有歷史和文學價值,在當時的知識界中以及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中都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