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語

[拼音]:huiju

戲曲劇種。形成於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縣、貴池、當塗)一帶。它是多方吸收明末清初流行的優秀戲曲藝術,逐漸豐富發展起來的。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曾起過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不僅京劇在它的基礎上演變形成,中國南方的許多地方戲曲劇種,也都與它有著歷史淵源關係,其影響幾乎遍及全國。

明代中葉,皖南的徽州、池州成為中國東南商業、文化的中心之一,當時著名的戲曲聲腔如餘姚腔、弋陽腔已在這一帶流行。嘉靖、萬曆年間,這一帶產生了徽州腔、青陽腔(亦稱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種聲腔。這些聲腔興起後,很快風靡各地,如徽州腔和青陽腔被稱為“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亂彈聲腔流入安徽,受當地諸腔影響,逐漸衍變,形成了徽調主要唱腔之一的撥子。撥子高亢激越,常和當地委婉柔和的吹腔在同一個劇目中配合使用,習稱“吹撥”。由於它產生和流行在樅陽、石牌(今懷寧)、安慶一帶,先後被稱為樅陽腔、石牌調或安慶梆子。吹腔脫胎於由弋陽腔和崑山腔衍變而成的四平腔,五聲音階,屬南曲系統。早期的吹腔(昆弋腔)為曲牌體,後受滾調的影響,逐漸形成七字句或十字句,有正板、疊板、散板、哭板、頓腳板等一套板式的唱腔。撥子為五聲音階,有時亦出現“變宮(si)”,但無“變徽(fa)”。唱時以棗木梆擊節。撥子名稱的來源,一說因初用“虎撥思”(近似琵琶一類的彈撥樂器)伴奏,故稱撥子;另一說當地土語的“梆”、“撥”難分,撥子即梆子。它最初習稱“二凡”(因源出〔西秦腔二犯〕,“凡”、“犯”同音),只有散板形式的上下對偶句曲調(緊奏慢唱),流入安慶、桐城、石牌一帶後,受青陽腔等聲腔的影響,發展了導板、十八板(回龍)、原板、流水、疊板、散板等各種板式,演變成撥子。二凡與撥子均擅長表現激越之情,在老徽戲劇本中,二凡和撥子可以通用。另外,撥子和吹腔可以結合使用,往往在一本戲中,唱腔採用吹腔與撥子兩種腔調,抒情時唱吹腔,激昂處唱撥子;文戲部分唱吹腔,武戲部分唱撥子。這種互取其長的配合運用,漸漸發展、融合、衍變,於是產生了二簧腔。

二簧腔的形成,並不是一種腔調的蛻變,而是有主次的幾種聲腔的融合演化。初時,吹腔中出現了一種低調吹腔,用昆笛伴奏,因其四平、崑腔風味較濃,稱之為“四崑腔”、“昆平腔”,亦有人稱之為“嚨咚調”(浙江徽班稱“龍宮”,疑係“嚨咚”之訛)。這種腔調後受撥子影響,並改用嗩吶伴奏,形成了“嗩吶二簧”(又稱老二簧)。“嗩吶二簧”的曲調結構和板式變化,都還比較簡單。之後,又吸收了撥子的一套板式結構,並加以演化,才形成板式變化比較完整的二簧。二簧改用胡琴伴奏,唱腔更加流暢柔和。後又變出了反二簧。另外還有一種“二簧平”(即二簧平板),由吹腔直接演變而成,浙江徽班稱之為“小二簧”,後變為京劇的“四平調”。因此二簧腔先後形成了四類腔調,即二簧平(小二簧)、老二簧、二簧、反二簧。

清代中葉,二簧腔就已盛行,於皖南、鄂東、贛東北相鄰地區,由於戲班和藝人交流頻繁,出現了二簧、西皮合流的情況。當時,齊集揚州的各地亂彈戲班,以“安慶色藝最優”(《揚州畫舫錄》)。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慶徽班進入北京,自此逐步興盛起來,到嘉慶、道光年間,漢調藝人也進京搭入徽班演戲,徽漢合流,集眾所長,發展成以唱西皮、二簧為主的京劇。此外,徽班的影響遍及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陝西、山東、山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全國有40多個戲曲劇種與它有淵源關係。

徽劇雖曾盛行一時,但到清代末葉,在它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京劇興起後,藝人紛紛改學新腔(京劇),從而京劇風行,徽劇卻日益衰落,至20世紀40年代,已瀕於消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新建立了安徽省徽劇團,吸收徽劇老藝人,積極進行培養年輕演員和挖掘整理劇目的工作。60年代初,徽劇再度進入北京,演出《水淹七軍》、《淤泥河》等劇,獲得好評。

徽劇傳統劇目非常豐富,其中徽崑劇目以武戲為主,有《七擒孟獲》、《八陣圖》、《八達嶺》、《英雄義》、《倒銅旗》、《白鹿血》等;昆弋腔劇目有《昭君出塞》、《貴妃醉酒》、《蘆花絮》等;吹腔、撥子劇目有《千里駒》、《雙合印》、《巧姻緣》、《鳳凰山》、《淤泥河》等;西皮戲,多與漢劇類同;皮簧劇目有《龍虎鬥》、《反昭關》、《宇宙鋒》、《月(肉)龍頭》、《花田錯》、《春秋配》等;花腔小戲有《罵雞》、《李大打更》、《探親相罵》等。1957年後,安徽省徽劇團也整理演出了部分青陽腔和四平腔的劇目如《出獵回獵》、《磨房會》和《借靴》等。經過整理較有影響的徽劇劇目有:《齊王點馬》、《百花贈劍》、《七擒孟獲》、《八陣圖》、《水淹七軍》、《淤泥河》、《打百彈》、《拿虎》等。

徽劇的音樂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撥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調等類。徽昆的唱腔曲牌較蘇崑粗獷強烈,以演武戲為主,多用大小嗩吶伴奏,配以大鑼大鼓,氣勢巨集偉。吹腔以笛和小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有曲牌、板式變化加曲牌體、板式變化體等三類唱腔結構體制。撥子以棗木梆擊節,初用彈撥樂器伴奏,與吹腔結合後改用嗩吶,笛和徽胡。二簧除老二簧用嗩吶伴奏外,其他都以徽胡為主,分男女宮,有導板、原板、回龍、哭板、散板、流水等板式。西皮也以徽胡為主要伴奏樂器,有文、武導板、散板、搖板、二六(亦稱慢垛子)、流水(亦稱緊垛子)、原板、疊板、哭板等板式,分男女宮,有西皮、反西皮兩類。花腔小調多為民間俗曲俚歌,也包括囉囉腔,生活氣息較濃,已記錄下來的有70多首曲調。伴奏樂器多以徽胡、笛、嗩吶為主。徽胡又稱科胡,木杆、絲絃,琴筒內直徑為二指,用短弓弓法,配以揉、滑等指法,有獨特風味。另有一種樂器,稱為“先鋒”(亦叫“挑子”、“蝦鬚”),喇叭形,長五尺,銅製,分三截,可伸縮,用於出將、法場、出鬼怪。打擊樂器有單皮鼓、牙板、大堂鼓、雲鼓、徽鑼、大鈸、小鑼、小鈸、雲鑼等。

腳色分行早期為:末、生、小生、外、旦、貼、夫、淨、醜 9行。浙江徽班分老生、老外、付末、小生、正旦、花旦、作旦、老旦、武小旦、三樑旦、大花臉、二花臉、小花臉(醜)、四花臉、雜(扮演龍套、老虎、狗,兼管三箱即道具箱)共15行。

徽劇在表演上具有動作粗獷、氣勢豪壯的特點,由於繼承了安徽旌陽(今旌德)一帶目連戲藝人的技藝,徽戲表演一直擅長武戲,有翻檯子、跳圈、竄火、飛叉、滾燈、變臉等許多特技,並吸收民間武術如“紅拳”等成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