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戲劇

[拼音]:Gao Yi Muque Ji Shike

[英文]:Towers and Stone Sculptures at Gao Yi’s Tomb

中國東漢高頤墓闕和石刻。在四川省雅安城東 8公里姚橋鄉。現存雙闕,距13.6米。據《隸釋》所錄碑文,知高頤於“建安十四年(209)八月卒官”,因知此闕當建於這一年或稍後。此闕建築雕刻莊重精美,為漢代晚期範例。宋以來金石書及方誌皆著錄,為漢代墓闕的典型。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右(西)闕較完整,現高5.99米;左(東)闕子闕及主闕“闌額”部位以上失去。闕通體作仿木結構外貌,由臺基、闕身、樓部及屋頂四部分構成。

主闕臺基石1層,四周雕6矮柱,上承方鬥。闕身為多石合成,刻6柱,背面3柱間刻文4行,左闕為:“漢故益州太守武陰令上計史舉孝廉諸部從事高君字貫方。”右闕為:“漢故益州太守陰平都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廉高君字貫光。”其上“闌額”部位與子闕樓部的最上層在同一水平上,通刻車騎入闕圖。右闕樓部石 5層,下4層刻櫨鬥、枋及一斗二升斗栱。裝飾有透雕角神,淺浮雕季扎贈劍、謁見貢物、聽琴,高浮雕雙龍、雙虎等及靈禽異獸。上 1層四面雕縱橫相交的枋,枋頭 24只,也刻有上述銘文。右闕由正面右端起左行,末 2字已漫滅。屋頂石 3層,下 2層刻為重簷廡殿頂,有椽及瓦件,正、背面出簷88釐米,側面出簷 102釐米。最上層是鷹銜綬帶脊飾。右闕子闕形狀亦如主闕, 惟體量較矮小, 單簷,共石6層,脊飾失去,通高3米。此闕銘文、枋頭是原刻,闕身是翻刻,左闕“陰”字、右闕“光”字系偽補。

闕後存圓雕石辟邪 1對,高1.57米,長2.23米,昂首挺胸作奔走狀,亟威猛強雄之致。近旁有石碑 1座,4螭首,雙虎座,文字風化已不能辨識。

1954年四川西康省政府撥款建亭。1983年進行了復位保護維修工程,地面拓寬至 780平方米,並修建了保護圍牆,由專人看管。

參考文章

高頤墓闕及石刻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