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咯條約

[拼音]:fengjian shehui

[英文]:feudal society

封建制生產方式佔統治地位的社會。繼奴隸社會之後人類社會發展中所經歷的第二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它一般是在奴隸社會瓦解過程中形成的,也有的是在村社或氏族公社瓦解的基礎上形成的。世界上絕大部分民族和國家都經歷了這一歷史發展階段,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封建化的過程並不相同,時間長短不一,其經濟和社會組織也各有特點。

封建制生產方式

封建社會的生產力以個體生產和手工工具為特徵,以農業為主要生產部門。封建制生產關係的基礎是封建所有制,其特徵是:封建地主佔有基本生產資料土地和不完全地佔有直接生產者農奴或農民。農民(或農奴)被束縛在土地上,一般沒有或極少有人身自由,忍受地主的奴役。但和奴隸制不同,地主一般已不能任意殺死農民。

封建制生產關係的一個特點是:它除了封建地主的所有制外,還存在著農民以家庭勞動為基礎的個體所有制,建立有農民自己的經濟。它是整個封建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因為只有使農民擁有農具、牲畜等生產手段,並把小塊土地分給他們,才能把他們束縛在土地上,實現對他們的剝削。由於農民有自己的經濟,地主為實現對農民的剝削,就必須通過超經濟強制。

在封建制度下,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主要是通過收取封建地租實現的。封建地租經歷了勞役地租、實物地租、貨幣地租三種形式。勞役地租和實物地租都是建立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上的。到了封建社會末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實物地租逐漸被貨幣地租所代替。這樣,農民被捲入商品經濟,加速了兩極分化,以人身依附和自然經濟為特徵的封建制生產關係也就日趨瓦解了。

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極為殘酷,不僅攫取農民的剩餘勞動,還往往侵吞農民的一部分必要勞動。而地主的剝削所得也主要用於奢靡的消費和其他非生產支出。因而,封建社會的生產具有技術水平低下,墨守陳規,分散、狹隘等特點,生產力的發展十分緩慢。但是,封建經濟也不是完全停滯的。在漫長的時間裡,各封建國家都不斷地開闢荒原,擴大耕地,繁殖牲畜,增加人口。例如,在中國封建社會,曾創造了高度集約化的農業,建設有巨大的水利工程,發展了精緻絕倫的手工業。在西歐封建社會初期,生產力曾遭受破壞,但11世紀以後逐漸發展,14世紀起加快了發展速度,創造了工業新技術,為過渡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奠立了基礎。

農村和城市

在封建社會,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商品經濟雖有發展,但在整個經濟中不是主要的。這在農村中最為典型。西歐領主制經濟下的莊園就是一個自給的經濟單位,不僅生產領主和農奴所需的全部農產品,並有莊園手工業,生產所需的生產工具,只有鹽、鐵等少數產品才向外界購買。中國地主制經濟下的小農經濟,農業和家庭手工業密切結合,即所謂“男耕女織”,也是一個基本自給的生產單位。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一定的發展,在封建社會中,城市經濟也逐步發展。中國封建社會,在公元前即出現10萬人口的城市,以至50萬人口的大城市。各郡、縣都有城市,它們是各級封建政權的統治中心,也是商品和手工業集中的地方。11世紀以後,又逐漸興起一批由於商業活動而形成的城市;稍晚,並在農村墟集貿易的基礎上,形成縣以下的市鎮經濟。在西歐封建社會初期,由於日耳曼人的入侵,原來羅馬的城市多遭破壞,領主的政治統治中心在農村。11世紀以後,逐漸有新的城市興起,手工業者和商人是城市的主要居民。他們在城市建立了日益發展的行會手工業和商業,並向領主爭取自治權,以至進行武裝鬥爭,形成尖銳的城鄉對立。

城市在封建社會中的作用,儘管中國和西歐有所不同,但總的說來,城市是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日益發展的,城鄉的對立,也反映商品經濟和自然經濟的對立。正是在城市中,出現了最初的資本主義萌芽和市民階級,為封建社會的瓦解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階級和國家

封建社會的階級結構比較複雜。屬於剝削階級的有領主(包括世俗領主和僧侶領主)、地主(包括貴族、世族地主和庶民地主)、大商人、高利貸者。他們佔有大量土地和財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處於統治地位,是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屬於被剝削階級的,有農奴、依附農、佃農、自耕農、手工業者等,其中農民佔社會人口的絕大多數,他們是被統治階級。在封建社會末期又出現資本家和僱傭工人兩個新的階級。封建社會的基本階級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這兩個階級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

封建國家是地主階級維護封建剝削制度、對農民實行專政的工具,它一般採取君主專制政體的形式。封建社會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國王或皇帝是全國最高封建主,以下分為許多等級,處在最低層的是廣大農民。在教會的神職人員中,在城市居民中,也都劃分等級。這種等級制度雖然存在著家族、宗教、職業以至婚姻等關係,但它實際上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為基礎,是階級差別在法律上的固定化,成為專制國家政治統治的工具。正如馬克思所說:“中世紀各等級的全部存在就是政治的存在,它們的存在就是國家的存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35頁)。

意識形態和科學文化

封建地主階級為了實現對廣大農民的統治,不僅依靠國家機器和暴力,也利用意識形態作手段。在中世紀歐洲,神學是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天主教成為封建國家的重要支柱,教會的勢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宗教裁判所成為鎮壓和扼殺進步思想的法院。在中國,地主階級除利用宗教、迷信外,還利用儒家思想中的天道論、倫理觀和宗法制度等來束縛人民的思想,維護封建社會的尊卑、貴賤秩序;並利用科舉制度來培養忠於王朝的知識分子,以鞏固封建統治。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學術思想和科學文化仍是有發展和進步的。無論在中國或西歐,都曾出現許多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和文學家、藝術家。中國在戰國時代,在思想界就出現“諸子百家”的繁榮燦爛局面。歐洲在經院哲學的統治下,仍然有唯名論的最初的唯物主義思潮。文學、藝術的發展形成幾個高峰,詩和雕刻的成就尤為出色。科學技術方面以天文學、數學、農學、醫學、建築學等發展較為突出;在歐洲,15~16世紀已創立了近代自然科學。

封建社會的解體

封建國家和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激起農民不斷的反抗和鬥爭,並發展為農民起義。農民的鬥爭和起義雖不曾改變封建制度,但每次大規模的起義,都震撼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在歐洲,17~18世紀興起的新興資產階級利用農民的力量,實現了資產階級革命,封建社會最後為資本主義社會所代替。在中國,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在19世紀後半期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群眾性的土地改革運動,徹底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