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雀山漢簡

[拼音]:Xu Kai

中國五代時期文字訓詁學家。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徐鉉弟,字楚金。生於後梁末帝貞明六年,仕於南唐,起家為祕書省校書郎,後主李煜時,遷集賢殿學士,終內史舍人。國亡前一年,即宋太祖開寶七年卒。平生著述甚多,今僅存《說文解字系傳》40卷,《說文解字韻譜》10卷。

徐鍇精通文字訓詁之學。《說文解字系傳》實際就是《說文解字》注。因尊崇許慎,以其書為經,而自謙所作訓解為傳。這部書是自漢魏以後最早的一部有系統的,比較詳密的註解。書中卷一至三十為《通釋》、隨文解釋許氏原書的訓解。卷三十一至三十二為《部敘》,推尋許書 540部排列次序的意義。卷三十三至三十五為《通論》,是闡發文字結構的意義的。卷三十六為《祛妄》,是駁斥前人說字的謬見的。卷三十七為《類聚》,是取同類名物的字說明其取象的。卷三十八為《錯綜》,是從人事推闡古人造字的意旨的。卷三十九為《疑義》,是論《說文》所闕的字和字型跟小篆不合的。卷四十為《系述》是說明各篇著述的旨趣的。此書自上祕閣以後,傳本極少。今本出自宋蘇頌所傳,闕卷二十五,用大徐本補足,已非完書。現在流傳的刻本有清乾隆間汪啟淑刻本,有馬駿良刻《龍威祕書》本,又有道光十九年(1839)祁寯藻刻本。三者以祁本最好,且附有校勘記5卷,《龍威祕書》本次之。又《四部叢刊》有影印錢氏述古堂抄本,文字也頗有訛誤。清代王筠有《說文系傳校錄》,可參閱。

《說文解字系傳》以《通釋》部分為主體,除引據前代古書以證明許慎訓解外,還指出其他引申的意義,並從諧聲字的聲旁說明聲旁與字義的關係,對後代訓詁學家有很大影響。在《通釋》中也往往說明古書的假借和古今用字的不同,有時還用今語解釋古語,內容極為豐富,足見徐鍇對於文字學和訓詁學研究之深。《系傳》在文字訓詁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見《說文解字》)

《說文》唐本舊有反切,《系傳》改由朱翱另加反切。徐鍇所編《說文解字韻譜》,則依唐本《切韻》編排文字,目的是便於尋檢篆體,原書註釋並不完備。有馮桂芬刻本。其兄徐鉉據唐代李舟《切韻》重定的本子,有《函海》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