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

[拼音]:xiaoxingyin

[英文]:Pictorial Seals

印面只有影象並無文字的一種古代璽印。又名蠟封或畫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戰國時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類似。肖形印有銅、玉、石和陶質。銅肖形印多用失蠟法鑄造,上面帶有象形的圖案,凸出印背,印面則作凹入的相同圖案。只有用泥和蠟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稱之為肖形印或蠟封。據肖形印的不同花紋圖案,可分為 5類:

(1)人物類。有狩獵、生產、畜牧、車騎、舞蹈、雜技、音樂、戲劇、官吏、神話等。

(2)飛禽類。有鴿、雞、鴨、鳩、雁、孔雀、鶴、鸚鵡、鸞、鳳、鸛、鷺鶿、鵜鶘、鴛鴦、啄木鳥、鵝等。

(3)走獸類。有馬、牛、羊、駱駝、驢、騾、狗、貓、兔、鼠、猿、鹿、麋、馴鹿、獅、虎、熊、象、犀等。

(4)蟲魚類。有魚、龜、蛇、蜥蜴、蛙、蟾蜍、蠍、蜘蛛、甲蟲等。

(5)其他類。有瓶、壺、香爐、琵琶等生活器皿,以及樹木、亭臺、宮闕等。

肖形印的圖案內容豐富,表現手法異常簡練,寥寥數筆,足傳神會意。製作可分為鑄、鑿 2種,早期的多為鑄制,東漢時有鑿刻者,多屬線刻。

肖形印在古代璽印中別具一格。由於用它鈐押的標記十分鮮明,甚至比刻出文字更加顯豁,使人一目瞭然,故沿用的時間很久,自戰國至元明,各代均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