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院哲學

[拼音]:Duoshenjiao

[英文]:polytheism

相信並崇拜多位神靈的宗教。相信有眾多神靈存在,但各神的地位、神通、威力不盡相同,所受的崇拜亦不相等,信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選擇特定的神靈加以崇拜。進入階級社會後,多神教中亦出現了天階體系,通常有一位至高主神居於天階體系的頂端,作為眾神之首。多神教崇拜的神靈,有的是自然體、自然力的人格化,如瑞(埃及宗教中的太陽神),烏拉諾斯(希臘宗教中的蒼天神);或是擬人的動、植物,如瑪雅宗教中的東方神庫庫勒坎為一有羽毛的蛇;或是將社會現象和力量人格化,如瑪爾斯(羅馬宗教的戰神)、阿芙若狄蒂(希臘宗教的愛神)、阿胡拉·瑪茲達(瑣羅亞斯德教的光明神)。多神教一般都有一些具有特定職司的神靈,如行業神、民族或地區的守護神等。有時統治者被神化,作為崇拜的物件,如埃及法老、羅馬皇帝。多神教主要有:希臘宗教、羅馬宗教,日爾曼、斯堪的那維亞、克爾特及斯拉夫宗教,埃及和中東宗教,早期印度-伊朗雅利安人的宗教、印度教,以及道教、神道教、阿茲特克宗教、瑪雅宗教、印加宗教等。

19世紀及20世紀初,有的學者認為多神教是宗教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即由原始的萬物有靈論、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向較高階的單一主神教及一神教過渡的階段。但有些學者不同意這種演化論。對原始宗教的研究結果說明,原始宗教固然有萬物有靈論、多鬼論、多神論等形式,也有單拜一神或兼而有之的。如波利尼西亞人相信多神教,但也相信曼納的超自然力量。而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一方面相信有至高神的存在,一方面也崇拜作為至高神化身的眾多神靈。也有學者認為多神教是由原始一神教退化而來的,不過還有待進一步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