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麟太郎(1904~1946)

[拼音]:langmanzhuyi xiju

[英文]:romantic drama

戲劇的主要流派之一。作為特定的歷史現象,它是19世紀前期在歐洲(主要在法、德、英等國)興起的戲劇流派。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表現,但有3條基本特徵是大致相同的:

(1)從產生的背景來看,它堅決反對、衝破一切古典主義的既定規則,是作為一種公然反叛的力量而崛起的;

(2)從創作思想來看,它崇尚主觀,強調藝術家的激情、想象與靈感,既無視藝術程式的束縛,也不受生活真實的侷限;

(3)從藝術形式上看,它常用強烈的對比和誇張,使舞臺上色彩斑斕,自由多變,充滿機巧和突轉,處處出奇制勝。在歷史上,浪漫主義戲劇在各國先後經歷的時間都不長,然而,給它以影響及受它影響的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戲劇,卻是源遠流長,情況十分複雜。

浪漫主義的詞源Romaitic來自於Boman(羅馬),意味著中世紀的羅馬式宗教文化,這是消極浪漫主義的一個重要淵源,而給積極浪漫主義戲劇以直接影響的,則是德國18世紀70年代興起的狂飆突進運動;至於文藝復興時期的W.莎士比亞,則無論是消極浪漫主義的旗手J.E.施萊格爾兄弟,還是積極浪漫主義的旗手V.雨果,都將他奉為典範。當然他們各有自己的著眼點。

作為一種思想文化運動,浪漫主義反映了自法國大革命帶來的社會大變動之後人們不滿於社會現實而沉浸於個人理想的心理。由於劇作家的社會地位以至對待社會變革的態度不同,其作品也就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浪漫主義戲劇有積極與消極兩大類。面對歷史的程序,前者表現出戰鬥的熱情,後者則充滿了病態的恐懼,前者嚮往著帶有空想色彩的前進,後者則幻想著倒退。

在浪漫主義戲劇取得最大成就的法國,占主導地位的是積極的浪漫主義。1827年,雨果在《克倫威爾》的“序”中批判了古典主義及其“三一律”,宣告一種合乎自然,美、醜和愛、憎對照鮮明的新戲劇的誕生,成為浪漫主義戲劇的宣言。兩年後,第一部浪漫主義戲劇,大仲馬的《昂利第三及其宮廷》上演。1830年,雨果《愛爾那尼》的演出在激烈的鬥爭中終於贏得了浪漫主義戲劇的決定性勝利。法國另一位浪漫主義劇作家A.de繆塞在人物塑造的真實、情節設計的機巧等方面達到更高的水平。他的《羅朗薩丘》代表了浪漫主義戲劇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德國在18世紀末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是以反對啟蒙運動思想的潮流而出現的。這個文學運動以理論家奧古斯特·施萊格爾和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兄弟為核心。這一時期的浪漫主義戲劇,有蒂克(1773~1853)的《神聖的格諾菲娃的生與死》、《福爾吐納特》、《穿皮靴的雄貓》,克萊斯特(1777~1811)的《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魏爾納的《二月十四日》等等。他們的劇作多取材於神話和歷史傳奇故事,表現出懷古遁世的傾向,並具有濃厚的神祕主義色彩。

英國浪漫主義的成就主要在詩歌。著名詩人拜倫、雪萊也寫了一些浪漫主義的詩劇,如拜倫的《曼弗雷德》、《該隱》和雪萊的《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等。

浪漫主義戲劇在反對古典主義的鬥爭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掃除了統治劇壇一百多年的陳腐規則,它以奇突瑰麗的想象、鮮明強烈的個性、大開大闔的傳奇性情節、多彩多姿的民間或異國情調和生動有力的通俗語言,使劇壇面貌煥然一新,為瀕於僵死的戲劇藝術注入了新的生命。然而另一方面,由於浪漫主義戲劇家往往過於注重個人主觀激情的抒發而缺乏對於社會的冷靜深刻的剖析,在藝術手法上也常常是奔放灑脫有餘而準確細膩不足。他們過多地運用了信手拈來的喬裝、巧合和機關佈景等造成表面戲劇效果的手段。劇中人物都不過是大致的輪廓,他們都不是真正的完整的人;然而純真熱情的抒情悲歌的力量卻給他們注入了生命。作者對於異常事物、甚至怪異事物的愛好,壓抑了使我們聯想到我們所熟悉的現實的萬事萬物,又突出了各種不自然的現象,這些現象雖然在他眼裡很崇高,而在後世讀者眼裡不過荒謬可笑而已。因此勃蘭兌斯的結論是:“浪漫主義在本質上是太抒情了,產生不出具有持久價值的戲劇作品。”

1843年《城堡的伯爵》(雨果)上演失敗,標誌著浪漫主義戲劇作為特定流派在法國的結束。然而它的餘響不絕,繆塞的不少劇作在19世紀50、60甚至90年代還在演出。英國拜倫、雪萊的劇作也是在他們死後上演的。更重要的是,浪漫主義戲劇打破古典主義桎梏的成就為此後現實主義戲劇的發展開拓了道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戲劇又形成了象徵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種種所謂“新浪漫主義”的流派,把浪漫主義戲劇無拘無束地追求個性與想象但忽視社會歷史深度這一特點發展到了極端,因此在這條線上發展而來的各種流派都因其奇特的形式而轟動一時,但壽命都不長。

浪漫主義戲劇在演劇藝術史上所起的作用也有著與劇作類似的情況。浪漫主義流派的演員克服了古典主義表演劃分嚴格等級、規定朗誦般的鏗鏘聲調和芭蕾般的莊嚴動作而不注意角色內在情緒的弊病,首先肯定把舞臺體驗作為演員創作的基礎,為角色灌注激情使之成為活生生的形象。例如第一流的英國浪漫主義派演員E.吉恩就是以這一特色戰勝了著名的古典主義演員肯波,雖然他的外形和聲音條件都並不好。但另一方面,吉恩由於過於倚仗熱情,又有情緒難以控制、時常失去平衡的毛病,以致最終失去了觀眾。

在中國話劇中,田漢、郭沫若的一些劇作較多地帶有浪漫主義色彩。

參考書目

海涅:《論浪漫派》,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79。

廖可兌:《西歐戲劇史》,中國戲劇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