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東山(1902~1955)

[拼音]:Hebei chuige

[英文]:Hebei wind and percussion ensemble

中國傳統器樂吹打樂之一種。流行於河北省,約有200年以上的歷史。它以吹管樂器為主,輔以打擊樂器及絃樂器,演奏曲目大多采自民歌和戲曲唱腔,故有吹歌之稱,演奏這種吹打音樂的班社組織則秒為吹歌會。

河北吹歌的樂隊組合有兩種基本型別。一是以管子、海笛為主,輔以絲絃,再加1種打擊樂器。如定縣子位村吹歌會所用樂器是:

(1)吹管樂器:管子、海笛、大笙、梆笛、口笛;

(2)打擊樂器:小鼓、大鼓、小鈸、鐃、小鐺鐺、雲鑼、梆子;

(3)絃樂器:梆胡(亦稱板胡)、胡琴、龍頭胡琴(低音樂器)。另一種是以嗩吶為主,加上1組打擊樂器。唐山吹歌會所用樂器是:

(1)吹管樂器:嗩吶、小嗩吶、笙;

(2)打擊樂器:大鼓兼堂鼓、大鐃兼大鑼、小鑔、大鈸。河北吹歌由於要“吹歌”和“咔戲”,所以管子、嗩吶、口笛等吹奏技術得到高度發展。

吹歌通常是在迎親、喜慶、迎神、送殯等場合演奏,年節時亦為民間歌舞伴奏。常用曲目除《二十四糊塗》、《摘棉花》、《四貝兒上工》、《花鼓曲》、《鋸缸》等近代流行的民歌外,還有不少是元明南北曲的曲牌,如《青天歌》、《豆葉黃》、《金字經》等。咔戲曲目通常採自京劇、河北梆子、評劇、柳子調等劇種的一些傳統劇目。河北吹歌吹奏的曲目多為短小的曲牌,旋律性強,節奏明快,樂曲中往往出現“句句雙”句式,演奏時一領一合,猶如人們互相“學舌”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