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切斯·費爾洛西奧,R.

[拼音]:Sichuan Yinyue Xueyuan

[英文]: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培養音樂專門人才的高等院校。面向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和地區招生,為西南各地培養從事教學、科研、創作、演奏、演唱的音樂人才。它的前身,最早是成立於1939年的四川省立戲劇音樂實驗學校,1941年改為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1950年改為成都藝術專科學校。1953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時與西南人民藝術學院音樂系合併,成立西南音樂專科學校,設作曲、器樂、聲樂 3個系。1954年增設了以培養後備生為主要目的的附屬音樂中學。1957年增設民族器樂系。1959年正式命名為四川音樂學院,由常蘇民任院長。現任院長為宋大能。

學院現設作曲、聲樂、管絃、鋼琴、民族器樂、師範 6個系,11個專業。作曲、作曲技術理論、樂隊指揮專業為5年制,其餘各專業為4年制。先後在本院擔任過教學工作的知名專家有郎毓秀、喻紹澤、羊路由、何惠仙、穆志清、胡靜翔、劉文晉、丁孚祥、鄒魯、陳濟略等。

30多年來,學院培養了近千名音樂人才,遍佈全國各地,有的已成為音樂院校、文藝團體、科研、出版等單位的骨幹力量。為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其中較突出的有劉憶凡、李忠勇、朱舟、俞抒、高為傑、何訓田等。

在學術研究方面,學院教師歷年來已經出版的主要學術專著有:《藝術家與德育》(遊祥芝、朱玉林、韓立文、楊琦)、《和聲寫作基礎知識》(黃虎威)、《民間歌曲概論》(宋大能)、《蜀派古琴》(譚明才)、《中國琵琶史稿》(韓淑德、張之年)、《歌唱語言概論》(杜秦還)等。

學院於1980年成立民族音樂研究室,以西南地區的民間音樂、戲曲、曲藝為主要研究課題。1980年成立民族器樂改革組。1983年創辦學報《音樂探索》(季刊)。1983年成立為教學服務的實驗樂團,經常開展為社會服務的實驗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