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諾文化

[拼音]:Zuo’anpai

[英文]:Left Bank Group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國電影的一個派別。在法國新浪潮興起的同時,在巴黎有另外一批電影藝術家,也拍出了一批與傳統敘事技巧大相徑庭的影片。由於他們都住在巴黎塞納河左岸。因此而被稱為“左岸派”。有的電影史學家認為他們是新浪潮的一支。屬於這個流派的導演有A.雷乃、A.瓦爾達,C.馬爾凱、A.羅伯-格里耶、M.杜拉斯、J.凱羅爾和H.科爾比。他們不是在“新浪潮”中湧現出來的年輕人。他們大部分人在當時已是40歲左右的中年人,有些人早就開始電影導演的工作。如A.雷乃在1948年、A.瓦爾達在1954年就都已開始拍短片。還有一些人在從事電影創作之前,已在其他藝術領域中出了名。如M.杜拉斯和A.羅伯-格里耶,當時已是著名的新小說派作家;又如C.馬爾凱,既寫詩歌、小說、雜文,又搞攝影,拍藝術紀錄片,搞新聞報道。“左岸”的電影家們有一種精神上和文學上的共同傾向,有一個共同的基地,即瑟依出版社。“左岸”的導演們是一批兼收幷蓄的藝術家,他們對“人”及其精神發展過程感興趣,推動他們走向電影的,不是理論評論,而是能加強文學表達方式的電影化手法,因此,他們所創作的電影,也被稱為“作家電影”。他們的題材圍繞著兩個基本的軸:一個是錯綜交替地表現時間,一個是對人的精神作用加以探索。這兩大題材互相交錯。構成所有這類影片的脈絡。在他們的影片中,人物無名無姓,環境模模糊糊,觀眾與銀幕人物處於間離狀態,是一種非認同的電影。“左岸派”電影從記錄式的外部寫實主義轉入內心的寫實主義,及至到後來。演變成外部和內心相混合的寫實主義。“左岸派”電影的代表作有《廣島之戀》(1959)和《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兩片的導演都是A.雷乃,《廣島之戀》編劇是杜拉斯,《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編劇是羅伯-格里耶。編劇也參與設計了導演構思。《廣島之戀》問世後,在當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獲評論大獎,《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獲當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這兩部影片都在當時西方影壇引起了轟動。

“左岸派”的電影家們,由於他們和文學有深切的淵源關係,所以他們的探索和創新,有時偏離電影固有的形式太遠,象杜拉斯後來獨自拍攝的電影,往往是一些靜態的畫面,配上文學性極強的畫外音(如《印度之歌》,1975;《阿迦塔》,1981)。因此被稱為“非電影”。但A.雷乃在視覺和語言之間卻找到了非常完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