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戰爭

[拼音]:Micikaiweiqi

[英文]:Adam Mickiewicz (1798~1855)

波蘭詩人、民族解放運動革命家。1798年12月24日生於諾伏格魯德克附近查阿西村(今屬白俄羅斯)一個小貴族家庭。父親是律師,曾參加1794年的民族起義。密茨凱維奇在家鄉度過童年,經常接觸貧苦農民和豐富的民歌民謠,受到愛國思想的薰陶,從小就熱愛故鄉。

1815年,密茨凱維奇進入維爾諾大學。他參加愛國活動,是祕密組織“愛學社”和“愛德社”的領導人之一。這個時期他寫了不少評論文章和詩歌,作品受古典主義和伏爾泰思想的影響。

1819年,密茨凱維奇大學畢業,在科夫諾中學任教。他閱讀了大量西歐浪漫主義作家如歌德、席勒和拜倫等人的作品,又受到義大利、希臘和本國革命風暴的影響,逐漸擺脫了自由主義和古典主義,他創作中的浪漫主義成分逐漸增長。1820年,他寫了一首著名的詩《青春頌》,在1830年華沙起義時成為眾口傳唱的戰歌。1822年,他的第 1部詩集出版,它標誌著波蘭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詩集中的“歌謠和傳奇”是根據民間故事創作的,反映了農民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觀念。在這些作品裡,出現了幻想的神祕世界,有水妖和幽默的鬼怪;有變成魚美人的被侮辱的少女,她出來給自己的嬰兒哺乳,把迫害她的地主變成了岩石;還有墳上盛開的百合花,揭穿了謀殺親夫的妻子的祕密……這些詩歌表達了人民的希望和對真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詩集出版後受到偽古典派的攻擊和嘲諷,但得到了下層人民的歡迎。

1823年他的第 2部詩集出版,收集了長詩《格拉席娜》和詩劇《先人祭》的第2、第4部。《格拉席娜》描寫女英雄格拉席娜女扮男裝,率領將士與入侵的日耳曼騎士團作戰,最後英勇犧牲。《先人祭》第2、第4部是詩人在維爾諾—科甫諾地方寫成的,被稱為“維爾諾《先人祭》”,以此與詩人後來在德累斯頓寫成的《先人祭》第3部相區別(《先人祭》第1部沒有完成,只有殘稿)。“先人祭”是波蘭民間為超度先輩的亡魂而舉行的一種儀式,一般在夜間選擇僻靜的地方舉行,儲存著古代異教時期的祭祀特點,由祭師主持,召喚淨界的亡魂前來享用祭品。《先人祭》第 2部寫的就是這樣的一次儀式,它描寫農奴的亡魂向惡霸地主的鬼魂復仇的故事。 第4部描寫青年古斯塔夫和一位貴族小姐相愛,她後來變了心,和另一個貴族結了婚,使古斯塔夫痛不欲生。詩人藉此抒發了自己一次失戀的痛苦,並且像歌德筆下的維特那樣譴責了封建的婚姻制度。

1823年,波蘭的愛國學生運動遭到沙皇統治集團的鎮壓,密茨凱維奇被捕入獄。1824年10月,他被流放到俄國,先後在彼得堡、敖德薩和莫斯科等地居留。他和當地的十二月黨人建立了聯絡,還結識了一些俄國的詩人和作家,如普希金等。1826年,密茨凱維奇的《十四行詩》出版,它包括《愛情十四行詩》和《克里米亞十四行詩》兩組詩,後一組詩對克里米亞的高山險崖和奔騰咆哮的大海作了繪聲繪色的描寫,寄託了作者對祖國的思念。

1828年,長詩《康拉德·華倫洛德》問世。這是一部以復仇、起義為主題的英雄史詩,敘述立陶宛愛國者華倫洛德抗擊入侵的日耳曼騎士團的故事。他看到敵人強大,正面進攻難以取勝,便打進敵人內部,取得了信任,被選為騎士團的大總管。在對立陶宛作戰時,他故意延誤戰機,使騎士團全軍覆沒,自己也被迫自殺。這部作品受到了波蘭青年的喜愛。華沙的沙俄佔領者當局懾於它的巨大影響,便通過彼得堡政府迫使密茨凱維奇離開了俄國。

1829年,密茨凱維奇到達羅馬,途經德國時,曾去魏瑪拜訪歌德。1830年11月,華沙爆發了反俄起義,把俄軍趕出了華沙。訊息傳到羅馬,密茨凱維奇立即整裝回國參加起義。但中途被阻在波茲南。起義失敗後,他隨著流亡的起義戰士來到德累斯頓,寫出了詩劇《先人祭》第 3部(1832)。這部作品描述1823年俄國統治集團逮捕和拷問波蘭愛國學生組織“愛德社”社員的事件。詩中描寫了被囚禁的波蘭愛國青年控訴沙俄對革命者的迫害和屠殺,歌頌了革命青年友愛互助和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精神,同時對俄國統治者的殘暴、偽善以及波蘭的顯貴投降沙皇、為虎作倀的醜惡面目也進行了揭露。

從1832年起,密茨凱維奇定居巴黎,寫出了《波蘭民族和波蘭巡禮者之書》。1833年擔任波僑進步刊物《波蘭巡禮者》主編。1834年完成了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塔杜施先生》。《塔杜施先生》以1811年和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背景,通過立陶宛地區兩大仇家的年輕一代塔杜施和佐霞的戀愛以及這兩個家族的爭鬥與和解,描繪了波蘭貴族的生活和矛盾,敘述了波蘭愛國志士反對沙俄侵略的鬥爭。這部長詩充分表現了詩人的愛國熱情,他反對波蘭立陶宛貴族內部的敵視和械鬥,號召人民團結對敵,爭取祖國的自由和獨立。詩人在長詩中對人物、農村生活和自然景色都作了動人的描繪,洋溢著詩人對祖國的深摯感情,長詩出版後受到波蘭人民的熱烈歡迎。

此後,密茨凱維奇幾乎完全停止了詩歌創作。1839年在瑞士洛桑大學任拉丁文學教授。1840至1844年擔任法蘭西大學斯拉夫文學教授。40年代初,由於長期脫離祖國的現實,又感染了波蘭旅法僑民中普遍存在的失望情緒,生活境況艱苦,密茨凱維奇在思想上也產生了苦悶和彷徨,曾一度參加宗教活動。1848年席捲歐洲的革命風暴又激起了他的革命熱情,使他擺脫了神祕主義的影響,重新投身於革命的洪流。他這時來到義大利,組織了一支波蘭志願軍隊,為祖國的自由解放而戰鬥。1849年,他在巴黎主編《人民論壇報》,宣傳反對專制制度,號召各國人民起來鬥爭。1855年俄土戰爭爆發,他來到土耳其,想組織軍隊去和沙俄作戰,但受到反動勢力的阻撓和破環,未能如願。後染上瘟疫,11月26日逝世於君士坦丁堡。

密茨凱維奇一生的理想是為祖國的自由獨立而鬥爭。魯迅認為他是波蘭“在異族壓迫之下的時代的詩人。所鼓吹的是復仇,所希求的是解放”。在詩歌藝術上,他繼承了波蘭古典詩人和歐洲浪漫主義詩人的傳統,特別是吸取了民間詩歌的精華,把波蘭的民族詩歌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並在世界文學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參考書目

J. Kallenbach, Adam Mickiewicz, Krakow.

W. Mickiewicz, Zywot A.Mickiewicza, Poznań,1890.

I. Kleiner, A.Mickiewicz, Lublin, 1948.

ó▍kiewski,Spór o A.Mickiewicza, Wróc▍aw,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