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問題

[拼音]:Lü Zuqian

南宋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字伯恭,學者稱東萊先生。婺州(今浙江金華)人。隆興元年(1163)進士,復中博學鴻詞科。授太學博士,官至直祕閣、著作郎兼國史院編修。與朱熹、張栻齊名,時稱“東南三賢”。他主張“明理躬行”,治經史在於致用,反對空談陰陽性命之說,在文學上則力求融合道學與辭章。

呂祖謙學問淵博,著作巨集富,有《古周易》、《書說》、《呂氏家塾讀詩記》、《東萊左氏博議》、《歷代制度詳說》等十餘種,並與朱熹合撰有《近思錄》。其中《東萊左氏博議》一書,收錄他論《左傳》的文章80多篇,深入淺出,論辯有力。陸游在給曾逢的信中曾加以讚揚。《呂氏家塾讀詩記》是宋人研究《詩經》的重要著作。他編有《宋文鑑》 150卷。又編有《古文關鍵》,選輯韓、柳、歐、蘇、曾等人文章60餘篇,在評註批點中,可以見出他對古文體格源流、命意結構、句法字法等的一些可取的見解。

呂祖謙的詩文大多為“不得已而作”,“詩多輓詩,文多銘志”(吳喬年《東萊集》序)。他的議論文筆鋒犀利,閎肆辯博。《入越記》、《入閩錄》等記會稽、武夷之遊和鵝湖之會,敘事井然,寫景清麗,不失為長篇遊記中的佳作。詩有80多首,其中少數寫景的七律和七絕較有情致。但不如學術有成就。

詩文集《東萊集》,通稱《東萊呂太史文集》40卷,有宋嘉泰四年呂喬年刻元明遞修本、《續金華叢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