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戈拉·伊·阿爾戈特,L.de

[拼音]:dulongzu

[英文]:Derung nationality

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舊稱“俅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族自稱“獨龍”,定名為獨龍族。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人口為4682人(1982)。使用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與貢山怒語基本相通。沒有本民族的文字。

族稱與設治

獨龍族的族稱始見於《大元一統志》麗江路風俗條,被稱為“撬”。明、 清稱為 “俅”或“曲”, 屬納西族的麗江府康普、 葉枝兩土千總分轄。1905年清政府將獨龍河地區全部劃歸葉枝土千總統治。1909年,阿敦子彈壓委員夏瑚委任專職“俅管”代替葉枝土千總統治獨龍河地區。1918年在今貢山縣設定菖蒲桶行政公署,1933年改為貢山設治局,進而在獨龍河地區推行了保甲制度。

社會經濟

1949年前,獨龍族社會雖無自己的冶鐵業,但因長期以來同周圍藏、納西、白和漢等民族建立了緊密的政治、經濟關係,輸入了鐵刀和鐵斧,產生了刀耕火種農業,並將原始的木鋤包上鐵皮,改造成為小鐵鋤,用來挖掘耕地。20世紀40年代末,個別家庭還從怒江換進少量大型板鋤,使刀耕火種農業開始向鋤耕過渡。然而獨龍族在農業生產的許多過程中還使用原始的木、竹質工具。因刀耕火種農業的產量極不穩定,一般年產量不夠全年所需,所以採集和漁獵仍是獨龍族不可缺少的補充生產部門。獨龍族的手工業生產同農業生產、採集和狩獵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主要有藤、竹編織(籮筐、盒子、簸箕等)以及用簡陋的工具紡織麻布。在獨龍族社會裡,尚儲存原始的產品交換形式,一般與訪親問友結合在一起,訪問者帶去自己地區的土特產,然後帶回被訪地區的土特產,互通有無。在長期進行交換過程中,產生了計算交換產品價值形態的方法,出現了雙方用木刻記帳的形式。

與獨龍族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在社會組織方面還存在父系氏族“尼勒”。由每個“尼勒”的近親成員組成的家庭公社,大部分都分散在一片相鄰近的地區內,自然地形成血緣村落。他們自稱這種血緣村落為“克恩”。 在每個“克恩”內部, 集體耕地已分化為“奪木古”和“勐吳”兩種。“奪木古”是全“克恩”共同佔有共同耕種的土地,它是獨龍族最古的集體耕地形態。“勐吳”由2~4個火塘(個體家庭)組成,集體佔有土地和集體耕種的小集體。伴隨著獨龍族家庭公社的解體,公社的火塘和由公社中剛剛分裂出去的個體家庭,普遍佔有個體耕地。在各個“克恩”裡,除去由集體調劑與分配耕地外,每個火塘乃至個人還可自行佔地,二者互相補充。

獨龍族對待可食的野生植物(包括巖蜂)同對待耕地一樣,看作是“克恩”的公有的天然食糧,“克恩”成員有采集權。一種是“克恩”共同佔有的形態,共同佔有的採集物則實行集體採集,採集物實行平均分配。但已產生由火塘或個體家庭單獨佔有的採集物件。收穫後和春耕前是獨龍族進行狩獵的季節。“克恩”中的公共獵場是主要的狩獵場所,各個“克恩”的獵場界限比較嚴格,禁止其他“克恩”的成員入內狩獵。

處在解體階段的獨龍族家庭公社,一般包括3~4代成員,他們都是屬於一個共同祖先的後裔以及其妻子,由一條共同的血緣紐帶所維繫。生產實行共同勞動,生活實行共食制。

獨龍族的住房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較早曾以“山崖為屋”,逐步發展為木房;有些人住竹房。分大小兩種,大者叫“皆木瑪”,意為母房。在大屋內沿兩邊竹壁用竹蓆隔成數個以至10餘個以火塘為中心的小房間“得厄”,歸每對夫妻及其年幼子女獨立佔有。在每個“得厄”的中央建置一灶塘“姆拉木”,是每個“得厄”裡的成員取暖、燒煮食物和睡眠的地方。隨著家庭公社的解體,大型的 “皆木瑪” 分解為小型的“皆木巴”,意為父房。“皆木巴”的面積僅為“皆木瑪”的1/2,在屋內僅設有一排“得厄”,“得厄”的數目多為3~4個。家庭內部的共食制,也隨著公共穀倉的解體,而由統一的公共灶過渡為由各個火塘輪流作飯的共食制。在獨龍族的家庭中,年長的男子便是天然的家長,代表全家或火塘參與“克恩”的“奪木古”耕地的生產計劃,參與每年春耕前的耕地分配,負責調解家庭成員的糾紛。家長的妻子是家長的助手,協助家長領導生產和處理日常家務,主持分配產品和食物,保管糧食和種籽。在“克恩”裡,享有威信的家長便被擁戴為“克恩”的頭人,他們叫作“卡珊”。 一些“克恩” 還有自己的軍事領袖“甲卡”,負責保衛“克恩”的財產和成員生命的安全。

至1949年7月解放時,獨龍族家庭公社內部已經出現了私有財產。鐵刀和鐵器歸每個灶塘直接佔有,各個火塘獨自飼養豬、雞以及通過交換所得的黃牛等。每個火塘開始獨自佔有“隋移”(最早的個體耕地),各個火塘在自己佔有的“隋移”裡種植玉米和竽頭,生產補充性的食糧。隨著與外部交換的日益發展,特別是在交換中所獲得的黃牛,已經成為家庭公社裡每個火塘積蓄財富的手段。借牛者要用自己的女兒作抵押品。隨著同外部交換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用從異部落劫奪來的奴隸交換黃牛的現象。在林地,由於一些家庭長期佔有土地並由其子孫繼承,產生了早期的土地租借和抵押關係。一些成員一時無地,為解決當年所需的耕地,常以鐵刀、雞等物作為報酬向耕地多的成員租地。一些貧困的成員,為了獲得生產工具和糧食,便以自己所佔有的耕地去換取所需求的東西,從而產生了土地抵押,並開始廉價出賣土地。此外,糧食多的火塘或家庭為了多耕種土地,以糧食去僱工為自己勞動,因而產生了僱傭。

反帝反封建鬥爭

獨龍族人口雖少,但具有英勇反抗侵略、壓榨的鬥爭精神。1907年,法帝國主義分子在貢山白哈羅霸佔土地,強派民工修建教堂,阻止當地人民信奉其他宗教。獨龍族人民和傈僳族、藏族、怒族人民一道,憤怒燒燬教堂,驅逐了那些帝國主義分子。1913年,英帝國主義派遣軍事特務入侵獨龍河,獨龍族人民立即奮起反抗,斷敵糧源,砍斷溜索,入侵者的頭目墜死江中,迫使他們退出國境。1932年,察瓦龍土司的管家欺侮挖貝母的農民,獨龍族人民將其吊在樹上,事後,土司以加重稅賦報復,進一步激起了獨龍族人民的反抗,鬥爭堅持 3年之久。後來,又不斷地展開了反貢山設治局的鬥爭。

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

獨龍族的家庭雖已逐步確立一夫一妻制,但過去還保留著一些原始群婚和對偶婚的殘餘,有一夫多妻現象,是妻姊妹婚及轉房制的結果。人死後,絕大多數實行土葬,少數患惡病死亡者實行火葬或水葬。

獨龍族男女過去均散發,少年女子曾有“文面”的習慣。男女衣著均極簡單,現在已經改變。食物以糧食為主,但過去由於缺糧,獵取野獸也是食物來源之一。他們能歌善舞,感情真摯,粗獷剛健;勤勞,好客,重信用。

獨龍族人民過去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物,信鬼。唯一的節日是過年,時在農曆臘月,沒有固定的日期,節日的長短視食物的多少而定。

建國後的新變化

獨龍族人民長期居住的獨龍河地區雨量充沛,美麗富饒,但是過去由於統治階級的壓榨,加之交通極其困難,長期與外界隔絕,處於極為貧困落後的境地。1949年7月獲得解放的前夕,只剩下1700餘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獨龍族人民獲得了新生,各方面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956年10月1日,成立了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實現了民族平等。100多名獨龍族幹部正在成長,有的擔任了州、縣、鄉的領導職務。根據獨龍族的社會歷史特點,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決定不在獨龍河地區實行土地改革,而採取在國家和先進民族幫助下,通過大力發展生產,組織互助合作,逐步地直接地過渡到社會主義。1949年,獨龍河兩岸有可耕地9萬多畝,每年實際種植的僅5千餘畝。1954年大量鐵製農具運入使用以後,每年實際耕種達1.3萬多畝。從前沒有一畝水田,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興修水利,種植水稻,用牛犁耕,逐步使用新技術,糧食產量不斷提高。藥材、皮張等生產迅速增加,開始飼養牛、羊、豬等家畜。興建了水電站,電燈照亮了山村竹樓。特別是人民政府幾乎每年撥出專款,發動群眾修築道路,更換溜索,增設木船;先後打通70多道懸崖險壁,修通300餘里人畜暢通的驛道;在獨龍河上還架起了多座鋼索吊橋、藤蔑吊橋和簡易木橋,有效地改善了交通運輸。(見彩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50年前,沒有學校,長期用結繩、刻木記事;現在有20多所小學和附設的初中班,85%以上的兒童已入學,本族教師約佔教師的一半。有的獨龍族青年成長為大學生。從鄉到村都有衛生所或衛生員,人民健康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截至1982年,人口比1949年增加1.75倍。現在,獨龍族人民正在為徹底改變家鄉面貌和對祖國的四化多作貢獻而努力。(見彩圖)

參考文章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GongshanDerungzuNuzuZizhixian)中國地理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Gongshan Dulongzu Nuzu Zizhixian)的由來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