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皇本蘭亭序帖卷

[拼音]:hualangdao

[英文]:the path of talented

朝鮮三國時期新羅封建貴族階級的青少年社會團體“花郎”的指導思想,新羅的主要社會思潮之一。亦稱風月道或風流思想。據朝鮮史書《三國史記》記載,花郎制度建立於新羅真興王三十七年(576)。其目的是通過組織青少年進行各種集體活動,灌輸封建道義和宣傳愛國主義精神;瞭解他們的才智和品德,擇其優者推薦國家錄用。從新羅中期開始,國家的重要官職主要是從花郎的成員(郎徒)中選任的。因此,金大問在《花郎世記》中說:“賢佐忠臣,從此而秀,良將勇卒,由是而生。”

“花郎道”包含儒、佛、道三教的封建倫理道德觀。新羅末期的著名儒學者崔致遠稱它為“玄妙之道”。他在為花郎徒鸞郎碑所撰的序文中說:“國有玄妙之道,曰風流。設教之源,備詳仙史,實乃包含三教,接化群生。且如入則孝於家,出則忠於國,魯司寇(孔子)之旨也。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柱史(老子)之宗也。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竺乾太子(釋迦)之化也。”所謂“玄妙之道”是一種封建倫理道德規範。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們制定五條行動準則:“一曰事君以忠,二曰事親以孝,三曰交友以信,四曰臨戰無退,五曰殺生有擇。”花郎道是把儒、佛、道三教思想融合成為一體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新羅社會思潮。它以“臨戰無退”,“殺生有擇”等現實主義思想,反對佛教的“忍辱不殺生”的傳統教理,以適應新羅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從根本上說,花郎道是新羅封建統治階級的精神支柱,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壓迫進行辯護的封建意識形態。但它代表新羅貴族進步階層的利益,對新羅封建制度的鞏固和發展,完成統一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這一歷史性事業起了積極作用。新羅統一三國後,花郎團體開始逐漸解體,花郎道作為民族的傳統思想被繼承下來,給後來的朝鮮哲學思想發展以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