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通訊網

[拼音]:Deng Xiaoping

無產階級政治家、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立人。

生平

1904年8月22日生於四川省廣安縣協興鄉牌坊村。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2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6年初赴蘇聯學習。1927年回國,參加了第一次國內革命。1929、1930年領導廣西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八軍。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抗日戰爭期間,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師政治委員、中共中央太行分局書記、北方局代理書記。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晉冀魯豫局、中原局、華東局第一書記,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先後率部挺進大別山,組織指揮淮海、渡江和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區政治委員。1952年調到中央工作,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後為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祕書長兼組織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增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在1956年9月召開的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代表中央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系統地論述了執政黨如何加強自身建設的問題,指出黨面臨新的考驗,必須經常警惕脫離實際和脫離群眾的危險,要求全黨繼續堅持群眾路線和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反對個人崇拜,避免個人專斷和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62年2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擴大的工作會議上,針對前幾年工作中“左”的經驗教訓,強調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民主集中制的傳統。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鄧小平失去了一切職務。1973年恢復國務院副總理職務。翌年代表中國政府出席聯合國大會,並在會上系統地闡述了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1975年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主持黨和國家的日常工作。他針對“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嚴重混亂局面,以鐵路運輸為突破口,對各方面工作進行整頓,收到顯著效果。全面整頓必然發展為對“文化大革命”錯誤的系統糾正,這就遭到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反對,也為毛澤東所不容許。1976年4月,他再次失去一切職務,並受到錯誤批判。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7月,鄧小平恢復原來擔任的黨政軍領導職務。他首先從思想路線上進行撥亂反正,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口號;提出必須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並支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反對“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錯誤觀點。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歷史上的偉大轉折。他在全會前夕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實際上成為全會的主題報告。這次會議作出了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從而實現了由思想路線到政治路線的根本轉變,開闢了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先後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等職務,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和政策,成為中國實行改革和開放政策的總設計師。中共“十三大”以後,先後退出中央委員會和中央顧問委員會,退出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辭去黨和國家的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實現了他多年來帶頭倡議的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夙願。

鄧小平有許多重要著作,已出版的有《鄧小平文選(1938~1965)》、《鄧小平文選(1975~1982)》、《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和《鄧小平同志重要談話(1987年2~7月)》等。(見彩圖)

基本政治思想

鄧小平在不斷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並逐步充實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方針和政策。1997年召開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概括為鄧小平理論,並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增寫進修訂黨章中,成為得到全國人民擁護的指導思想。1999年又增寫進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修改憲法的序言中。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

鄧小平認為,搞社會主義建設,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以及如何搞社會主義的問題。他說,共產黨人的最終奮鬥目標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的含義就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和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要實現共產主義,首先必須創造物質基礎。所以,社會主義階段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他指出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體現在它的生產力要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高更快,體現在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會得到逐步改善。他還指出,搞四個現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經濟建設,發展國民經濟,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這件事情一定要扭住不放。他認為中國現在的社會主義是初級階段,即不發達階段的社會主義,到了21世紀中葉,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才能理直氣壯地說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他說,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要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他反覆強調,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他提出中國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第一步,以1980年為基數,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國民生產總值再翻兩番,人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也就是說,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一百週年時,基本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是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鄧小平指出,過去中國經濟建設搬用別國的模式,結果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在思想上導致僵化,妨礙人民和基層積極性的發揮。舊的那一套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要發展生產力,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是必由之路。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後,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他說,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因為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百分之八十穩定不穩定。農村改革的內容,主要是給農民自主權,給基層自主權,實行多種經營,建立各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改革取得成效後,改革必須轉到城市。他指出,城市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工業、商業、服務業和科學、教育、文化等其他領域。城市改革要比農村更復雜,會遇到風險、困難,還會犯錯誤。領導者既要堅持改革,大膽地闖,大膽地試,又要及時總結經驗,避免犯大的錯誤。

鄧小平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今天的世界是個開放的世界,任何國家或民族要想發達起來,閉關自守是不行的。中國長期處於停滯和落後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所以,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同時,一定要堅持對外開放,要吸引國外的資金和技術來幫助自己發展。他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鑑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他還指出中國的對外開放,是面向整個世界的。

為了促進對外開放,鄧小平積極倡導興辦經濟特區。他說,特區是個視窗,是技術的視窗,管理的視窗,知識的視窗,也是對外開放的視窗。他還提出要開放若干沿海城市和開發海南島的倡議;還積極支援中共中央關於沿海經濟發展戰略和開發上海浦東區的戰略決策,主張大力發展中國沿海地區的外向型經濟,積極參加國際競爭,以推動中國經濟更快發展。

鄧小平說,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判斷姓“資”還是姓“社”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動亂就是右的,把改革開放說成是引進和發展資本主義等,這些就是“左”。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

改革政治體制是完善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途徑

鄧小平認為,社會主義民主是歷史上最廣泛的民主,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實質就是民主制度,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他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完善和發展中國的民主制度,是長期的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1980年8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是中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指導性檔案。他提出黨政分開、下放權力、精簡機構、提高效率、建立幹部退休制度等項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就是要清除黨和國家的現行政治體制中存在的官僚主義、權力過分集中、家長制、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和某些特權等弊端,進一步完善民主制度。他明確指出,政治制度改革的總方向是為了發揚和保證黨內民主、發揚和保證人民民主。他說,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應愈發展。

他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政治體制改革應包括民主和法制兩個方面。民主同法制是相關聯的。社會主義民主的核心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基礎、前提和本質要求,而社會主義法制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基本保障。社會主義法制的完備程度,標誌著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和成熟程度。當前中國法律還不健全,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必須加強立法工作,建立和健全民主監督的程式和制度,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從制度上保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整個社會生活的民主化,並使這些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他指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只能搞社會主義民主,不能搞資產階級民主,只能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能搞西方的多黨競選和三權分立那一套。要堅決反對極端民主化、極端個人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只有把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結合起來,把民主與專政、民主與集中、民主與紀律、民主與共產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才能使中國成為具有高度民主的法治國家。

他說,政治體制改革同經濟體制改革應該相互依賴,相互配合。只搞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於政治體制的改革。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為了保證現代化的正確方向,鄧小平在1979年3月提出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他說,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長期革命鬥爭所選擇的道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就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搞改革,實際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社會主義社會,國內外還存在著敵對分子,在一定範圍內還存在階級鬥爭,帝國主義推行的“和平演變”戰略,企圖顛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所以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沒有人民民主專政,就不可能保衛和建設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是在長期革命鬥爭中與人民群眾建立了血肉聯絡的領導力量。共產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科學體系,是中國人民的行動指南,是制定我們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基礎。毛澤東思想過去是今後仍將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指出,四項基本原則是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是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黨的領導,這是團結全國人民奮鬥的根本。要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針,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克服“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要經常用四項基本原則教育人民。動搖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就會動搖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

穩定是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前提條件

鄧小平指出,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只有穩定,經濟才能發展,國家才能富強,人民才能富裕。沒有穩定的環境,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穩定是中國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既不可能搞建設,更不可能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最高的利益就是穩定。中國不能再折騰,不能再動盪了,必須保持穩定,一切都要從這個大局出發。他指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動亂,排除一切干擾,排除一切導致混亂甚至動亂的因素,才能繼續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實現中國的巨集偉發展目標。

“一國兩制”的構想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重要內容

為了解決臺灣、香港、澳門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國家內,實行兩種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他說,中國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具體說,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十億人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中國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但允許國內某些區域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他指出,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願望。解決臺灣問題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非和平的方式,一種是和平方式。中國共產黨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怎樣才能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呢?這就必須充分照顧到臺灣的歷史和實際情況,必須採用“一國兩制”的方式,誰也不吃掉誰,相互尊重,共同繁榮。中國共產黨堅持以和平方式統一祖國,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是針對外國反動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臺灣獨立”陰謀的。

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

鄧小平認為,當代世界上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經濟問題是南北問題。東西問題也就是避免發生世界戰爭的問題。戰爭的危險仍然存在,但制約戰爭的力量有了可喜的發展。和平是有希望的。南北問題是當前的核心問題。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相對來說越來越窮。這個問題不解決,就會對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帶來障礙。解決這個問題當然要靠南北對話,還要靠加強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合作,也就是南南合作。第三世界國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合作,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前景是很好的。

他說,世界總的局勢在變,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是行不通的,需要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也需要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應當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國際新秩序,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國與國之間關係的準則。這樣的國際秩序符合各國人民的願望和根本利益,有利於爭取世界持久和平。

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目標是爭取世界和平。在爭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發展自己的國家,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鄧小平說,要堅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是不行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參考文章

鄧小平養生集錦②運動為了健康健康為了事業(連載)保健養生伍紹祖激情憶談鄧小平申奧情結保健養生鄧小平名言名句100句名言名句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傳家寶分別是什麼?中國政經鄧小平的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鄧小平養生集錦④幸福的家庭清淡的飲食(續完)保健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