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尼,G.

[拼音]:shuosijiwojie’er

中國元代蒙古語文學家。生卒年不可考。原名達麥多吉(Bdag-med rdo-rje,意為“無我金剛”),法名搠思吉斡節兒(Chos-kyi ╪od-zer,意為“法光”)。曾拜元朝國師、薩迦派高僧八思巴為師。元成宗朝(1295~1306)受皇家供養,仁宗朝(1311~1319)為國師。所著《蒙文啟蒙》(╫irūkenūtoltu,直譯為“心耳”)為回鶻式蒙古文的規範奠定了基礎,常為後世蒙古語文學家稱引。原書已佚。據清雍正年間(1723~1735)成書的《蒙文啟蒙詮釋》轉述的內容來看,搠思吉斡節兒對當時的官方文字八思巴字(見八思巴文)持否定態度,主張用回鶻式蒙古文譯寫佛經。他在《蒙文啟蒙》中對回鶻式蒙古文的拼寫規則做了比較完整的闡述,明確地把回鶻式蒙古文字母區分為母音、子音兩大類。他認識到母音和諧律的存在,把母音字母分成陽性(緊)、陰性(鬆)、中性(不分緊性)3組。 在此基礎上詳細列舉了回鶻式蒙古文的123個開音節和11個韻尾。 對各種常用的語法附加成分的寫法也分別做了規定。他又是元代著名佛經譯師,曾用蒙古文翻譯印度學者寂天所著《入菩提行論》,並撰《入菩提行論疏》。此外,還譯有《五守護經》、《十二因緣經》等佛經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