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

[拼音]:Qingdai sijia shuhua zhulu

[英文]:private writings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Qing Dynasty

中國清代著錄私家所藏法書名畫的著作。

清代私人收藏鑑賞書畫之風極盛,著錄因之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自清初至清末,各類私家書畫著錄不少於30餘種,均繼承《貞觀公私畫錄》以來著錄書畫的傳統,並加以豐富發展,使中國特有的繪畫史籍之一──著錄,內容更加精緻,體制更臻完備。這些著錄大多區分為書、畫,以時代先後為序,或把作品隸屬於書畫家名下,或以卷、軸、冊等裝幀形式為目,下列每一時代不同書畫家的作品。著錄的專案較之前代也更加詳盡,多數還附有考證、鑑別與評論意見,較明代同類著述精審嚴謹。其影響較大者有:

《庚子銷夏記》

孫承澤著。孫承澤,字耳北,號北海,退谷,益都(今山東省青州市)人。明末官至給事中,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他富收藏,精鑑賞,著述甚多。此書成於順治十六年(1659)夏。全書8卷,所錄內容主要為自藏晉唐至明代書畫真跡,亦附有石刻及所見他人藏品。其著錄方法於紙絹、印章等不甚重視,但有時亦選錄較有價值的題跋。著者於行文中時常雜有議論和考據,見解大多頗為精到。

《書畫記》

吳其貞著。吳其貞,字公一,號寄谷,安徽徽州人。他是明末清初精於書畫鑑賞的商人。本書成於康熙十六年(1677)。全書6卷,記錄自藏及所見清初蘇州與揚州兩地藏家所蓄真跡,詳錄其行款位置、尺幅大小、印記、紙絹、裝潢,並註明所見年月。作者對前人題跋仍按前代多數著錄之例,不錄全文。其書雖因追記所見偶有疏誤,但評論偽多有見地。

《平生壯觀》

顧復著。顧復,字來侯,號方涇上農;活動於明末清初。此書寫成於康熙五十一年。全書10卷,分書法、繪畫兩類,記所見魏至清初名跡,真偽並收,包括緙絲。其體例按時代編次,略注紙絹長短高低、印章、書法、畫法、作者書畫師承。題跋則僅列人名,不錄跋文。著者於每家後附以評論,辨別真偽,衡量得失,涉及書法畫法見解處多甚精到,但行文艱澀,不尚考據。

《大觀錄》

吳昇著。吳昇,字子敏,江蘇吳縣(今蘇州市)人。自幼好古文物,尤精於鑑賞書、畫。此書成於康熙五十一年。全書12卷,書畫各半,皆著者生平所見者,多有名跡。其體例則每於書畫作品下,詳記紙絹尺度、書法並記其行數字數,錄其正文,繪畫則記所繪情況與款識,後人題跋亦一一入錄,但對印章不大記錄。間有評語,頗有見地。

《江村銷夏錄》

高士奇著。高士奇,字澹人,號江村。浙江平湖人,世居杭州。官至禮部侍郎。他善楷書,亦善畫山水,著有《清吟堂全集》及《江村書畫目》。此書成於康熙三十二年。全書3卷,均記個人收藏。 書畫不分列,每卷以時代為序。著錄專案十分精密,為後世所仿效,計包括質地、尺寸、書法內容、畫面景象、款識、印章、題跋。文字剝殘者代以方框,印章則書楷體釋文於方框內,後附記他人題跋。著錄中偶有評語或考證,卻少真偽判斷。但高氏所著《江村書畫目》則一一註明真偽,可知他在此書中不甚注意真偽之辨,或是出於某種用意的。

《墨緣匯觀》

安岐著。安岐,字儀周,號麓村,又號鬆泉老人,天津人,一說朝鮮人。他精於鑑賞,收藏極富。此書成於乾隆七年(1742)。全書6卷,均為個人收藏,先書後畫,分正錄與附錄,正錄著錄較詳,附錄唯記標題,略附數語而已。所記書畫作品始於魏晉,終於明末,頗多歷代聞名的書畫巨跡。著者對書畫題識、印章,僅擇要摘記,對宋以前書畫每多考訂,並論及藝術風格,持論簡要精當。

《辛丑銷夏記》

吳榮光著。(一說為黃虎痴代為捉刀)。吳榮光,字伯榮,號荷屋,廣東南海(今廣州市)人。官至湖廣總督。他能畫,善書法,工詩,著有《歷代名人年譜》、《綠伽楠館詩稿》等。此書成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夏。全書5卷,均記其個人收藏之書畫及墨拓。體例仿《江村銷夏錄》,但不分書畫,作品著錄後所附跋語,考證確當,亦偶附個人題詠書畫之作,尚非泛泛之詞。

《嶽雪樓書畫錄》

孔廣陶著。孔廣陶,字鴻昌,號少唐,廣東南海人。精於鑑藏書畫,此書成於咸豐十一年(1861)。全書5卷,皆記自藏書畫。始於唐人寫經,終於明末,選錄亦不甚濫,尚多名跡,體例也仿自《江村銷夏錄》。

《書畫鑑影》

李佐賢著。李佐賢,字仲敏,號石泉、竹朋,山東利津人。官至江州知府。他善書法,能畫竹,精於鑑賞,著有《石泉書屋類稿》、《吾廬筆談》、《石泉匯》、《畫史錄》。此書成於同治十一年(1871)。全書24卷,記其歷年所得及當時過目作品,始於東晉,終於乾隆以前。體例仿《江村銷夏錄》,按卷、軸、冊三類編錄,並參考《辛丑銷夏記》,載及內府圖書。

《過雲樓書畫記》

顧文彬著。顧文彬,字子山,一字艮菴,元和(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善書法,精鑑藏,著有《眉淥樓詞》、《過雲樓帖》。此書成於光緒八年(1882),共10卷,所錄皆個人收藏。書法止於明末,畫跡則止於清初“四王吳惲”。本書不著錄絹本、女作者、石刻、緙絲,體例特殊。有所考辨者亦多精審。

《穰梨館過眼錄》

陸心源著。陸心源,字剛父,號存齋,歸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官至福建監運使。他富於收藏,精於金石之學,亦善書畫鑑賞,著有《金石學錄》等。光緒十七年寫成此書,共40卷。多記個人書畫收藏,體例亦仿《江村銷夏錄》,以時代為順序,雖少考證,而擇取多精,較少偽品。

其他書畫著錄

尚有:繆曰藻《寓意錄》4卷,成書於康熙年間。姚際恆《好古堂家藏書畫記》2卷、續1卷,成書於康熙三十八年。週二學《一角編》2卷,成書於雍正五年(1728)。孫星衍《平津館鑑藏書畫記》1卷,成書於道光初年。潘世璜《須靜齋雲煙過眼錄》1卷,成書於道光九年左右。張大鏞《自怡悅齋書畫錄》30卷,成書於道光十二年。陶樑《紅豆樹館書畫記》8卷,成書於道光十六年。胡積堂《筆嘯軒書畫錄》3卷,成書於道光十九年。韓泰華《王雨堂書畫記》 4卷,成書於咸豐元年。蔣光煦《別下齋書畫錄》24卷,成書於同治四年。方濬頤《夢園書畫錄》24卷,成書於光緒六年。謝堃《書畫所見錄》 3卷,成書於光緒六年。葛金烺《愛日吟廬書畫錄》4卷,補錄2卷,別錄4卷,正錄成書於光緒十年。

清代的私家書畫著錄,因其數量浩繁,內容豐富,體例詳備,所以是對中國古書畫鑑定、考證以及作品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