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山漢墓帛畫

[拼音]:Beikete

[英文]:Samuel Beckett (1906~)

愛爾蘭戲劇家、小說家。1906年4月13日生於都柏林一個猶太人的家庭。學生時代去巴黎遊歷,結識僑居當地的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曾擔任他的祕書,有“小喬伊斯”之稱。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學院畢業,1928至1930年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任英文講師,並與人合作把喬伊斯的一些作品譯成法文。1931年回都柏林,在三一學院教授法文,同時研究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著作,獲碩士學位。1932年以後漫遊歐洲大陸,併為先鋒派雜誌撰稿。1938年定居巴黎,在德國佔領期間曾參加抵抗運動,後因祕密組織暴露被迫隱居鄉下務農,寫了長篇小說《瓦特》(1944)。

貝克特從20年代末開始寫作詩歌、短篇小說和評論文章。在創作上他深受喬伊斯的意識流主觀敘事方法和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的影響。1930年發表詩作《婊子鏡》。1931年出版評論著作《普魯斯特》,1938年出版長篇小說《莫菲》。1945年改用法文寫作。1946至1950年是他創作的高峰,主要作品是兩幕劇《等待戈多》(1952)。此外還寫了三部曲小說《馬洛伊》(1951)、《馬洛納之死》(1951)和《無名的人》(1953),其中《馬洛伊》曾被某些評論家稱為20世紀的傑作之一。此後曾經停筆數年。1956年自稱創作的領域越來越窄小。後又寫了一些劇本和小說,較重要的有劇本《最後一局》(1957)和長篇小說《如此情況》(1961)。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獲獎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使現代人從精神貧困中得到振奮”,並且他的戲劇“具有希臘悲劇的淨化作用”。

貝克特的作品大多寫人生在淒涼、荒誕的世界裡是多麼短暫和無意義,他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主要寫兩個癟三在荒涼的鄉間土路上無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他,劇中都未作交代。貝克特象其他荒誕派作家一樣,把客觀世界看作是荒誕、殘酷、不可思議,劇中的世界是鄉間的荒野和光禿的樹,人物是癟三、奴隸和奴隸主。這些人物的言語和行動都跟客觀世界一樣無聊和不可思議,包括幸運兒胡言亂語的長篇獨白在內。西方有的評論家認為,這部劇本是“揭示人類在一個荒謬的宇宙中的尷尬處境”,它是荒誕派戲劇中最有影響的代表作。

貝克特的戲劇對話受契訶夫和梅特林克戲劇對話的影響,也和當代英國劇作家哈·品特的對話相似。對話的功能不在於交流思想,而在於表現人物的孤獨感,因此對話趨向於沉默。貝克特新近的試驗是企圖把戲劇和小說揉合起來,產生一種沒有對話的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