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

[拼音]:Houma zhutong yizhi

東周時期晉國鑄造青銅器的手工業作坊址。位於山西侯馬市西,侯馬晉城遺址牛村古城之南。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59年開始發掘。遺址面積約20萬平方米,已發掘5000餘平方米。它的發現,為研究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冶煉和鑄造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遺蹟與遺物

遺址內發現有居住址、窖穴、水井、道路、陶窯、熔銅爐、墓葬等,遺蹟分佈相當密集。居址多為半地穴式,平面為長方形,方向有南北向的,也有東西向的。居室一端設門,有臺階可供上下,臺階上部為路面。室內有平坦的居住面,壁面抹一層薄薄的草泥。窖穴多在室外,有長方形、圓形、袋形、不規則形等,以長方形的最多。水井均作長方形,深達13~15米,四壁陡直,兩側有腳窩。發現的熔銅爐均已殘破,截面為圓形,底徑70釐米。

出土遺物中有當時工匠們使用的鼎、 鬲、釜、 豆、壺、罐、甕等陶器和用骨、石、銅、蚌等製作的各種工具,還有石圭、石磬等。遺址中出有不少與鑄銅手工業有關的遺物,如雕刻花紋用的骨質雕刀、青銅小刀;熔銅用的坩堝碎塊;鑄造青銅器的陶範及銅錠、鉛錠等。陶範出土最多,總數達3萬餘塊,其中1萬多塊陶範的表面刻有各種裝飾紋樣。有1000餘塊陶範尚可辨認器形,成組配套又能復原器形的有100餘套,包括鼎、豆、壺、、匜、鑑、舟、敦、匕、匙、鏟、?、斧、錛、刀、劍、鏃、、鍾、鏡、帶鉤、貨幣、車馬飾。可知這個作坊當時鑄造的青銅器有禮器、樂器、工具、兵器、車馬器、裝飾品和貨幣等。這裡鑄造的貨幣──空首布,聳肩尖足,形體較大,比較原始,是迄今已知中國最早的金屬鑄幣(見東周貨幣)。從陶範出土的情況推知,當時在鑄銅手工業內部也有了較細的分工,使人們對東周時期的鑄造工藝有了較全面的認識。

陶範上雕刻的裝飾紋樣有綯索、夔龍、夔鳳、饕餮、人物、禽鳥、魚獸等20餘種,內容相當豐富,其中以綯索、夔龍紋最為盛行。這裡所見的夔龍噬螭紋為別處少見,尤具特色。幾件人物形象的陶範尚能看出男女性別的不同。他們都身著短褐、右衽無領、中腰束帶。男性或免冠赤足,或披髮著鞋,右腰佩劍。女性或頭戴月牙形帽,或束髮高髻,發上蒙以帕襆,束以髮箍,前額突出一個小髻。這些人物多雙手上舉,推測原是鑄造銅器器足的鑄範。

鑄造工藝

關於中國古代的鑄造技術,文獻記載甚少。因此,早期對鑄造技術的研究,只能以銅器表面的鑄縫等為線索,從一般的鑄造原理進行推斷。侯馬鑄銅遺址的發現,揭示了東周時期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及其工藝水平,把中國冶金史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出土物證明,東周時代鑄造青銅器時,要經過塑模、翻範、烘烤、合範、澆鑄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當時用於製作模、範和範芯等的材料主要是粘土和砂,且都是取自當地。母範有的手製,有的模製。裝飾紋樣或在模上雕刻;或在範上加工;有的用分塊母範翻制。烘範窯的發現說明,範製成以後不僅要陰乾,還要入窯烘烤,以排除範中的水分並使之定形,防止澆鑄時爆裂。窯中烘烤陶範的窯溫可達800℃左右,烤乾後的陶範往往趁熱澆鑄。

從出土的陶範可知,當時鑄造斧、?、戈、鏃及貨幣等形制簡單的銅器時,用的是單範或合範,而且一範可使用多次。禮器、樂器等比較複雜的器形則用複合範鑄造,為了保證鑄件的質量,外範之間的接合處都有數量不等的楔形榫卯,並且精巧地設定澆口、冒口。青銅鑄件有的用渾鑄法一次鑄成;有的則用分鑄法將器身與附件分開鑄造;或先鑄器身,在鑄附件時與器身鑄接一起,或先鑄附件,再在澆鑄器身時將附件按設計位置嵌於主範之上而鑄接一起。分鑄法在商代已經出現,但這時運用的更加熟練,鑄造出不少造型別致、形體高大、壁薄而勻的新器形。另外,裝飾紋樣也一改商代和西周時期呆滯的風格,而表現出清新的特色。

東周時代已經進入早期鐵器時代,但是鐵器的數量和品種在戰國中期以前還比較少。由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和人們對青銅器具的需求量增大,當時鑄造的青銅器品種增多,青銅製品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侯馬鑄銅遺址面積大,內涵豐富,不同產品在不同的區域內鑄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周時期晉國的社會經濟狀況。

參考書目

山西省文管會侯馬工作站:1959年侯馬“牛村古城”南東周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60年8、9期。

張萬鍾:侯馬東周陶範的造型工藝,《文物》1962年4、5期。

張頷:侯馬東周遺址鑄銅陶範花紋所見,《文物》196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