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貨物運輸

[拼音]:Chongqing chengshi guihua

[英文]:planning of Chongqing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長江和嘉陵江匯合處,是一個著名的“山城”,中國西南地區的工業重鎮和經濟中心(見彩圖)。全市行政區轄13個區,4個縣級市,18個縣,5個民族自治縣,總面積8.2萬平方公里(據2001年資料)。1984年總人口1394萬人。重慶市市區(指江北、南岸、九龍坡、大渡口、沙坪壩和市中區)面積557平方公里,人口210.6萬人(包括農業人口)。其中建成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人口164萬人。

城市發展

重慶有悠久的歷史。周朝為巴國都城,歷代都是郡、州、府的治所。重慶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就是一個重要的物資集散市場和交通樞紐。近代開闢為商埠後,工商業有所發展。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西遷至此,定為陪都,中國東部地區的許多工廠也紛紛遷此,城市人口猛增。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還都南京,定重慶為“永久陪都”,編制了《陪都十年建設計劃》。這一計劃在道路規劃上考慮了重慶山城地形特點,採取自由式佈局,對以後城市的規劃和建設起了一定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城市交通、住宅、文化設施等建設有較大發展,城市逐步向大坪、楊家坪、沙坪壩等西部地區發展,基礎設施也有所改善。60年代初期,修建了嘉陵江大橋,溝通了南北交通,城市繼續向江北一帶發展。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重點建設了長壽、北碚、西彭、雙橋等城鎮。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重慶城市建設發展迅速,調整了城市佈局,重點進行了城市基礎設施和住宅建設,修建了長江公路大橋,開發建設了南坪片區,大坪、石橋鋪、沙坪壩、觀音橋等片區也有很大發展,城市佈局得到合理調整。

規劃概況

1952年成立了城市建設委員會,開始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大分散、小集中的佈局原則。1959年,作出了重慶地區初步規劃和分割槽規劃方案,對工業佈局和城市骨架的形成起到指導作用。

1982年,編制了新的城市總體規劃。規劃確定城市性質是:重慶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城市,是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水陸交通樞紐和對外貿易港口。重慶中心城的遠期人口規模控制在 170萬人左右,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02.2平方公里,城市人均用地由原有的50平方米增加到60平方米。

規劃在中心城周圍建設北碚、長壽、西彭、綦江、兩路、漁洞、萬盛、魚嘴、郭家沱、茄子溪、打通等10多個小城鎮和20多個工業點,分佈在100多公里半徑範圍內,構成以中心城為核心的星座狀城鎮體系。

中心城的規劃根據重慶特有的地形、歷史、交通等條件,採用有機疏散、分片集中的多中心組團式城市佈局結構。將城市分為既相互聯絡、又相對獨立的14個片區:市中區、大石壩、觀音橋、上新街、南坪、大坪、沙坪壩、雙碑、新橋、石橋鋪、李家沱、楊家坪、中梁山和大渡口片區。各片區間由江面、綠地、山坡、陡坎和農地隔開,使綠地楔入城市,分散城市的熱島效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各片之間有便捷的交通聯絡。片區人口規模分別為幾萬到幾十萬人不等。各片都有職能分工。片區內既有勞動崗位,又有相應的居住區和公共服務設施,基本上做到居民就近工作,就近居住,減少市內客運交通量。為減輕市中區的壓力,規劃在觀音橋、南坪、沙坪壩、石橋鋪建設四個地區級中心,以分散市中區的某些職能。近期將重點建設南坪、觀音橋、石橋鋪等幾個片區。對於舊城,逐步進行有計劃的改造:疏散人口;合理調整用地佈局,遷出一些嚴重汙染環境的工業;降低建築密度,增加綠地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