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蛀整理

[拼音]:dandao daodan dandao

[英文]:trajectory of ballistic missile

彈道導彈的質心運動軌跡是一個近似橢圓的部分弧段。根據飛行中受力的特點,彈道導彈彈道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圖1 )。導彈在主動段的運動是加速過程,被動段的運動是依賴主動段獲得的能量所作的慣性飛行。

導彈在主動段通常是從地面垂直起飛上升,經過幾秒到十幾秒後,導彈在控制系統作用下開始轉彎。在主動段,作用於導彈的力有發動機推力、空氣動力、控制力(擺動發動機噴管或操縱舵面產生)和地球引力,其中發動機推力起主要作用。在這些力的作用下,導彈的飛行速度、飛行高度和飛行距離逐漸增大,而速度向量與水平面夾角(彈道傾角)則逐漸減小(圖2)。當導彈飛行的運動引數達到命中目標所要求的數值時,導彈控制系統發出發動機關機訊號,彈頭和彈體分離,開始被動段飛行,也有的導彈在被動段飛行時彈頭與彈體不分離。被動段彈道實際上就是彈頭的彈道。被動段又分為自由飛行段和再入段。從彈頭與彈體分離到彈頭再入大氣層之前稱為自由飛行段。在這段彈道上,彈頭是在接近於真空的環境中飛行,作用在彈頭上的力主要是地球引力。自由飛行段的射程(即地面兩點之間大圓弧)和飛行時間佔全彈道的80%以上。從彈頭再入大氣層到彈頭落地稱為再入段。在再入段,彈頭是在稠密大氣層內高速飛行,空氣動力隨之增加,可達到地球引力的幾十倍。

影響彈道的因素還有地球自轉和地球擾動引力。地球自轉對彈道的影響是在起飛瞬間導彈獲得地球自轉的水平初速和目標點在導彈飛行期間隨地球自轉產生位移造成的。地球自轉的影響隨發射點緯度、射擊方向和射程而變化,對射程的影響最高可達全射程的10%~20%,這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地球擾動引力(或稱重力異常)是實際引力相對標準引力的偏差,是由於地球內部質量分佈不均勻而產生的。地球擾動引力所產生的加速度約為百分之幾釐米每二次方秒(數十毫伽),對洲際導彈落點命中精度的影響約為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