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綿

[拼音]:feitie jinshu

[英文]:nonferrous metals

鐵和鐵基合金(其中包括生鐵、鐵合金和鋼)以外的所有金屬。非鐵金屬佔世界金屬生產量的5%, 但產值很高。金屬有多種分類方法,也有將金屬分為黑色及有色金屬,而把鉻和錳歸入黑色金屬。

在已知的107種元素中,金屬有82種,半金屬9種,非金屬16種。有13種元素是用人工方法制成的,金屬在元素週期表中的位置見下頁。

非鐵金屬按其密度、價格、在地殼中的儲量及分佈情況、被人們發現的早晚等大致分為五大類:

輕金屬

一般指密度在4.5克/釐米3以下的金屬,包括鋁、鎂、鈉、鉀、鈣、鍶、鋇。這類金屬的共同特點是密度小(0.53~4.5),化學性質活潑。

重金屬

一般指密度在4.5克/釐米3以上的金屬,包括銅、鉛、鋅、鎳、鈷、錫、銻、汞、鎘、鉍、鉻、錳。

貴金屬

這類金屬包括金、銀和鉑族金屬(鉑、銥、鋨、釕、銠、鈀)。由於它們在地殼中含量少,提取困難,價格較高而得名。貴金屬的特點是密度大(10.4~22.4克/釐米3),熔點高(1189~3273K),化學性質穩定。

半金屬

一般指矽、鍺、硒、碲、砷、銻、硼、釙、砈,其物理化學性質介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見半金屬)。

稀有金屬

通常指在自然界中地殼丰度小,天然資源少,賦存狀態分散難以被經濟地提取或不易分離成單質的金屬。這類金屬一般開發較晚,包括鋰、銣、銫、鈹、鎢、鉬、鉭、鈮、釩、鈦、鋯、鉿、鉻、錸、鎵、銦、鉈、稀土金屬、錒系金屬及超錒元素等。隨著技術和生產的發展,普通金屬與稀有金屬的界限日益模糊,因為大部分稀有金屬在地殼中並不稀少,比銅、鎘、銀、汞等還多。

根據金屬的密度、熔點、分佈及其他物理化學特性,稀有金屬在工業上又可分為:

(1)輕稀有金屬,其中包括鋰、銣、銫、鈹;

(2)難熔稀有金屬,其中包括鈦、鋯、鉿、釩、鈮、鉭、鉬、鎢、錸、鉻;

(3)稀散金屬,其中包括鎵、銦、鉈、鍺、硒、碲、錸;

(4)稀土金屬,其中包括鈧、釔和鑭系金屬;

(5)放射性稀有金屬,其中包括鍅、鐳、釙、鎝、鉕、錒系金屬(錒、釷、鏷、鈾及超鈾元素)和超錒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