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濾劑

[拼音]:Zigong Yanye Lishi Bowuguan

[英文]:Zigong Salt History Museum

陳列、收藏、研究有關四川、特別是自貢地區井礦鹽發展史的文物、文獻和資料的專業性博物館。1959年成立,位於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

自貢產鹽始於東漢章帝時期(公元76~88),晉代已初具規模,清代雍正、乾隆年間(1723~1795)以後逐步進入鼎盛時期,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成為四川鹽業中心,產鹽量佔全川三分之一,有“鹽都”之稱。博物館館址所在的西秦會館,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是當時陝西省到自流井經營鹽業的豪商鉅富集資修築的,歷時16年竣工。其設計精巧,結構繁複,融明清兩代宮廷與民間建築風格於一體。整個建築是研究清代鴉片戰爭前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和鹽業發展的珍貴實物。

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井礦鹽生產技術發展史”。它以大量的實物、史籍、模型、雕塑、幻燈、圖片,從鑽井、採滷、輸滷、天然氣開採、製鹽等方面,再現了兩千多年來四川井礦鹽生產技術的發展過程,突出表現了以深井鑽鑿技術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古代井礦鹽生產工藝。陳列中的《華陽國志》等史籍表明,公元前256~前251年,秦國蜀郡守李冰已在今雙流、成都、華陽一帶,開鑿鹽井,汲滷煎鹽。此後至北宋中期,鹽井均是人工挖鑿的“大口淺井”,井壁一般沒有保護,用桶或牛皮囊提滷。北宋慶曆(1041~1048)、皇祐(1049~1054)年間,四川出現“卓筒井”,井鹽生產進入小口深井階段,其主要特點是:首次使用鑽頭鑿井;注水或利用地下水,用竹筒將岩屑和水汲出;井身直如筒,深數十丈;將大楠竹去節,首尾套接,下至井內作套管,用小竹作汲滷筒;井上豎大木架,用轆轤、車盤提取滷水。卓筒井的出現。表明中國當時已經掌握了深井鑽鑿的基本工藝,這是中國古代鑽井技術史上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展(見製鹽技術史)。館中陳列了“卓筒井”的鑽井工具、固井套管、汲滷筒等實物和模型。館中還收集了目前中國唯一的一套比較齊全的古代頓鑽工具群,包括鑿井、固井、治井、採滷等方面的工具,精巧實用。四川又是世界最早開發並利用天然氣煎鹽的地區,館中陳列了低壓天然氣開採裝置──“盆”。陳列品還展現了煎鹽用的鹽鍋、鹽灶、燃料的演變過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地質勘探、鑽井、採輸滷、製鹽、鹽機制造等方面的迅速發展。博物館還保護、復原了1835年開鑿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作為反映清代自貢鹽業突出成就的現場陳列。博物館出版刊物有《鹽業史研究》。在國際博物館協會1983年召開的第13屆年會上,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被列為中國7個有代表性的博物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