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拼音]:bitan

[英文]:tapestry

掛在牆壁、廊柱上作裝飾用的地毯類工藝品。

沿革

中國西北地區自古有將地毯掛在牆壁上的習俗,有的作為帳幕,用於禦寒或裝飾。中國最早的壁毯實物是新疆羅布泊樓蘭古國遺址出土的西漢時期的平紋編織“人物頭像”地毯殘片。明清兩代,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地的喇嘛廟裡,大量應用廊柱毯以及有關宗教題材的壁毯。清代後期,內蒙古包頭生產丹鳳朝陽、百鳥朝鳳等題材的小型地毯,也兼作壁毯。20世紀初,北京、天津也少量生產具有國畫藝術風格的壁毯。60~70年代,壁毯生產發展較快,北京、天津、上海和內蒙古等地製作了不少具有油畫藝術風格的壁毯。1974年,天津製作的大型壁毯“長城”,寬10m,高5m,重280kg,是中國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的禮品,陳列於聯合國總部大廈休息廳。80年代以來,上海、江蘇南通等地借鑑西方現代壁毯的技術和藝術風格,創作了一些具有抽象繪畫風格的壁毯。其中有的在技藝上已經突破傳統的地毯栽絨工藝,而是綜合運用各種手工編結工藝,開闢了壁毯的新門類。

歐洲現存最古老的壁毯是11世紀法國製作的“巴約壁毯”(Bayeuxtapestry)。它是一幅以歷史戰爭為題材的人物畫壁毯,用羊毛線和亞麻線平紋編織而成。14世紀以來,以通經斷緯的平紋編織工藝製作的壁毯,一直作為豪華的工藝品,裝飾於宮廷或府第。14世紀,在法國、比利時,壁毯興盛一時。16世紀,壁毯製作技藝逐漸流傳到歐洲各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國家拉斐爾、魯本斯等都曾設計壁毯畫稿,其中有很多精品。17世紀,法國在巴黎、里昂等地建立了規模龐大的皇家壁毯工廠。19世紀,壁毯在英國再度風行。20世紀以來,現代派畫家畢加索、馬蒂斯等也曾參與壁毯畫稿的設計。目前歐洲傳統的平紋編織壁毯已日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手工編結工藝、抽象派藝術風格的纖維藝術壁毯。

工藝和特色

現代壁毯的製作工藝大致有以下幾種:

(1)手工綰結栽絨工藝;

(2)手工綰結栽絨工藝和簇絨工藝相結合;

(3)通經斷緯的平紋編織工藝,類似中國的緙絲;

(4)各種手工編結工藝。此外,有的壁毯輔以刺繡針法。壁毯的製作要求設計畫稿的藝術家同織造工人密切配合,把設計、染色、織造、整理等工序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製成完美的藝術品。傳統的栽絨壁毯適宜於表現油畫風景形式,色彩豐富,層次分明,風格寫實,質感厚重,工藝精巧。歐洲平紋編織壁毯除表現油畫風景外,由於製作精細,也適宜於表現油畫人物形式,形象更加生動。各種絲絨壁毯和輕薄型羊毛栽絨壁毯則以裝飾圖案為主,也能兼作地毯,色彩豔麗,工藝精巧。各種手工編結的壁毯在藝術上注重突出材料的質地美、編結工藝的紋理美以及色彩美等,形成統一協調的藝術效果,適宜於表現抽象繪畫和圖案形式。不少裝飾繪畫形式的壁毯在藝術上注重形象的誇張和變形,在工藝上也應用栽絨、刺繡、編結等不同技法,充分發揚不同技法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