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柱

[拼音]:chuanjing

[英文]:drawing-in

根據織物上機圖將織軸上的經紗依次穿入經停片、綜和筘的工藝過程。穿經有手工和機械兩種方式。

手工穿經一般在穿經架上進行。人工分紗後,先用穿經鉤將經紗穿入經停片和綜眼中,然後借插筘刀把經紗插入筘片隙縫中。早期穿經由遞經工和穿經工兩人協同操作,後來發展為單人操作。手工穿經勞動強度高,產量低,但適宜於複雜的組織和小批量生產,穿經質量較高,便於綜、筘和經停片的清理和保養。大批量生產時,為了提高穿經質量,第一隻織軸也採用手工穿經,以後各織軸或用手工拈接,或用打結連線,或用特種粘合劑粘接。把織完的織軸紗頭與新織軸上的經紗連線起來,稱為接經。然後把原織軸上的經停片,綜和筘移到新織軸上,以完成穿經工作。

1904年美國人H.D.科爾曼根據手工接經原理髮明瞭自動接經機(圖1)。 接經機的原理與手工接經法相同,一般採用筒子結(見絡紗)接經。接經機有固定式和活動式兩種。固定式接經機在接經室把織完的帶有筘、綜、經停片的紗頭與新織軸上的經紗依次接結。活動式接經機直接在織機機後接結,常用於多綜片或大提花織物的生產,雖能減輕勞動強度,但必須在織機停車後方能工作。後來出現的螺旋分紗器、電磁吸經停片和迴轉圓片插筘裝置,降低了穿經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穿經速度,使手工穿經生產率有所提高。中國在60年代後期,模仿手工穿經的動作研製成功單程式穿經機(圖2),使分紗、分經停片、分綜、穿引和插筘等五項穿經基本動作,在同一臺機上自動完成,實現了機械自動化。穿經機常用於平紋和斜紋類織物,每次可同時穿引4根經紗,單機產量比手工提高50%以上。(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