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工程師學會

[拼音]:huangmiantu

[英文]:loessial soil

黃土母質經直接耕種而形成的一種幼年土壤。因土體疏鬆、軟綿,土色淺淡,故名。實質為巖成土或原色(質)土。其主要特徵是,剖面發育不明顯,僅有A層及C層,且二者之間無明顯界限;土壤侵蝕嚴重。廣泛分佈於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較嚴重的地區,其中以甘肅東部和中部、陝西北部、山西西部面積較廣。寧夏南部、河南西部和內蒙古境內也有分佈。常和黑壚土、土、灰鈣土等交錯存在,是黃土高原上分佈面積最大的土壤。

形成

土層深厚而性狀鬆脆的黃土母質,在不良的耕種和經營方式以及強烈的侵蝕作用影響下,其成土過程速度遠遠落後於侵蝕過程,因而土壤性質停留在母質狀態。倘每畝土壤流失指數如以0.83噸/年計算,則每畝每年需要形成 830千克土壤物質才能補償土壤的流失量。而黃土塬區一般土壤的實際平均流失量為3300~6500千克/畝,黃土丘陵區為6500~1300千克/畝,相當於土壤形成速度 4~8倍或8~15倍。由於原有土壤剖面自上而下逐漸被剝蝕,熟土層無法儲存。通過耕作又逐年從母質中補充生土,因而土壤肥力水平低,只能保持黃土母質的基本特徵。

性狀

黃綿土的化學成分主要為氧化矽和氧化鋁,其含量分別為58~62%和12~13%;其次為氧化鐵(4~5%)和氧化鈣(6~8%)。粘粒部分的SiO2/R2O3為2.7~2.85,全剖面變化不大。粘土礦物以伊利石為主,高嶺石、赤鐵礦次之。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1%),全氮量在0.01%以下。磷、鉀含量較豐富,分別為0.12~0.2%和1.5~2.5%。全剖面呈強石灰性反應,pH值在7.5~8.5。

黃綿土顆粒主要由0.25毫米以下的顆粒組成,細砂粒和粉粒佔總量的60%。物理性粘粒約26~30%,粘粒只佔12~14%,土壤粘粒含量呈南高北低的趨勢。但同一剖面各層質地差別不大,僅表層因受侵蝕和沉積影響而略有變化。耕層容重在 1.0~1.2克/立方厘米,總孔隙率50~65%,通氣孔隙最高可達40%;透水速度大於0.5毫米/分鐘。有效水量高,最大吸溼水為3~8%,凋萎溼度3~10%,田間持水量20~28%,2米深土層內可蓄有效水400~500毫米。豐水年份或加強蓄水保墒措施後可獲較好收成。耕性好,比阻小(0.23~0.25千克/平方釐米),適耕期長,雨後能立即耕作。土色淺,比熱小,土溫變幅大,早春作物返青早、成熟快,易發小苗。

型別

按水、熱狀況的不同,黃綿土可分 3個型別:

(1)黃綿土。有機質含量較低(小於1%),呈強石灰性反應。土層軟綿,透水性及耕性均良好。

(2)黃墡土。分佈於黃土高原南部氣候暖溼的森林草原地帶。土壤質地砂粘相宜,有一定的團粒結構,無鹽漬化特徵,滲水性強,保水保肥能力也較好。有機質含量低(0.3~1.0%),易受侵蝕。

(3)白綿土。分佈在黃土高原西北部氣候乾旱多風的荒漠草原地帶。土壤質地較粗,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效能低。石灰含量在9~15%之間。 在川、臺地可見到蟲狀或粒狀的鹽類結晶。缺乏有機質。風蝕、水蝕都較嚴重。

利用和改良

黃綿土區多屬地廣人稀地區,宜農、林、牧並舉,並需修築梯田,挖溝打壩,積蓄秋雨,以控制水土流失;深耕、多施有機肥料以加厚活土層。黃綿土適耕期長,適種作物廣,尤宜種豆;黃墡土一般以種小麥、棉花和玉米為宜,產量與所處地形部位有關;白綿土可種糜子、粟、馬鈴薯和春小麥等,但產量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