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林撫育

[拼音]:shuzhong naiyinxing

[英文]:shade tolerance of tree species

樹種在弱光條件下能夠正常生長髮育和更新的能力。樹木都能在充足的陽光下正常生長髮育,而對弱光的適應能力則有較大差異。有些樹種的幼苗和幼樹在弱光條件下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研究樹種的耐蔭性,有助於瞭解森林演替的基本規律,制定合理的營林措施如育苗遮蔭、樹種配置、撫育強度、主伐方式等。

分類

樹種按耐蔭性可分為:

(1)陽性樹種(不耐蔭樹種)。即不能忍耐庇廕,只能在全光下才能正常地生長髮育的樹種,如落葉松、楊樹、柳樹、樺樹、桉樹和刺槐等屬。

(2)耐蔭樹種。即能忍耐庇廕,在較弱光線下能生長髮育的樹種如冷杉、雲杉、白楠、竹柏、紅豆杉和甜等。

(3)中等耐蔭樹種(中性樹種)。即耐蔭性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樹種如杉木、樟樹、毛竹、水曲柳和紅松等。

特性和特徵

樹木耐蔭性是樹種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對光的一種適應,能反映到樹木生理、形態、解剖等特性、特徵上來(見圖、見表)。

不同耐蔭樹種的光飽和點和光補償點(見光合作用)是不同的。陽性樹種在全光照下生育良好,而在弱光下生育不良,生長的幅度隨光強度增加而明顯增加。耐蔭樹種在全光照下生育良好,但對弱光的適應性則優於陽性樹種,光強度增加時生長的幅度增加不明顯。中性樹種的特徵介於陽性和耐蔭樹種之間。

影響樹木耐蔭性的因子有:

(1)年齡。在同一樹種中,幼期齡比較耐蔭,甚至有些陽性樹種(如桉樹)在幼苗期也要求一定的庇廕。耐蔭性隨年齡增加而減弱,壯齡後不再耐蔭。

(2)環境。適宜的環境條件特別是充分的水分和養分,可以補償光照的不足,因而使樹木耐蔭性有所增強。在良好環境下,樹木的光補償點下降,更能利用弱光條件。而在不利環境條件下,樹種耐蔭能力有所削弱。

耐蔭性的鑑別①林業上經常採用在林冠下的更新能力來鑑別樹種的耐蔭性。陽性樹種在林冠下不能更新或只有少量幼苗;耐蔭樹種在林冠下能生產大量幼苗和幼樹進行更新;中性樹種在林冠下有適量的幼苗和幼樹。

(2)根據表中形態和生理等特徵來進行鑑別。

(3)根據林內更新幼樹上方的相對光照強度來進行鑑別,陽性樹種所需相對光照強度大,約在20%左右或20%以上方可出現;耐蔭樹種所需相對光照強度小,在3~7%左右就能生長;中性樹種介於兩者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