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文奎

[拼音]:baixuezheng

[英文]:septicaemia

血液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一種嚴重形式。俗稱血中毒。以全身廣泛性出血和組織損害為特徵。常見於多種家畜傳染病,如急性豬丹毒、急性豬瘟,以及寄生蟲病,如牛泰勒蟲病等。

過程

敗血症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一般是病原體侵入體內(侵入部位稱為侵入門戶)後,先在侵入處引起區域性感染,導致炎症反應。如病原體的侵襲力強,而機體的防禦反應不足或治療不及時,病原體就大量繁殖,並經淋巴和血液不斷向全身播散,導致全身器官組織受損害,代謝機能被擾亂,免疫功能被破壞,病畜出現嚴重的全身症狀,即發生敗血症。如區域性感染的是化膿性細菌,則引起區域性化膿性炎症,然後播散到全身其他部位出現多發性轉移性化膿灶,稱為膿血癥或膿毒敗血症。也有些傳染性病如豬丹毒,其病原體可不經過區域性炎症階段,而是在發病過程中直接侵入血液而形成敗血症。其發生機理與非傳染性病原菌引起的敗血症基本相同。

病理變化

通常是在病原體侵入處出現明顯的化膿性或壞死性炎症病變,如由創傷感染所引起的皮下膿腫或蜂窩織炎、初生幼畜臍帶感染引起的化膿性臍炎、產後子宮感染引起的化膿性或壞疽性子宮內膜炎、尿路感染引起的腎盂腎炎等。同時相應部位的淋巴結、淋巴管及靜脈也發生相同的炎症變化。病畜由於嚴重的毒血癥和物質代謝障礙,全身器官組織也均有明顯的病理變化。由於感染中毒使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同時在微血管內出現細菌栓塞而造成血液凝固不良;或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而造成微血管的血栓(透明血栓)和出血。因此急性敗血症的特徵為全身面板、粘膜、漿膜、腎上腺及其他內臟器官的廣泛出血和滲出,出現淤點和淤斑;漿膜腔內有數量不等的積液,出現漿液纖維素性心包炎、胸膜炎及腹膜炎。同時,全身淋巴結和脾出現腫大、充血或出血、水腫,肝、腎、心肌等實質器官發生顆粒變性和脂肪變性,甚至侷限性壞死以及肺淤血、水腫等。膿毒敗血症的全身轉移性化膿灶常見於腎、肺、心、肝、脾等器官,有時還可繼發化膿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及腦膜炎等。

敗血症的臨床表現為發病急驟,病畜體溫不規則(弛張熱)或持續高熱,食慾消失,面板及粘膜常出現淤點或淤斑,偶爾亦見黃疸,進行性貧血。早期可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如不及時搶救,結局多為死亡。

參考文章

新生兒敗血症有哪些表現?預後怎樣?孕育兒血友病與敗血症有什麼不同?內科鱅魚細菌性敗血症的防治水產/漁業魚類細菌性敗血症預防措施水產/漁業白血病與敗血症是一回事嗎?內科雞急性敗血症葡萄球菌症的診治雞引起豬敗血症的幾種常見病的診治豬歐洲鰻魚敗血症症狀及防治方法水產/漁業淡水養殖魚類細菌性敗血症防治方法水產/漁業鱅魚細菌性敗血症防治水產/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