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榆果

藥材名稱:南瓜子

名稱出處:《現代實用中藥》

概況

異名:金瓜米(《陸川本草》),窩瓜子(《全國中草藥彙編》),南瓜仁(《科學的民間藥草》),白瓜子(《東北藥物志》)。

基源:為葫蘆科南瓜屬植物南瓜的種子。

原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Duch.ex Poiret,又名倭瓜、飯瓜(《中國植物誌》),北瓜、金冬瓜(廣州)。

餘項參見“南瓜”條。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成熟果實,除去瓤膜取種子,晒乾。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鑑別:種子扁橢圓形,一端略尖,邊緣稍有稜,長1.2~2cm,寬0.7~1.2cm,外表面黃白色,有毛茸,邊緣較多。種皮較厚,種臍位於尖的~端,除去種皮,可見綠色菲薄的胚乳,內有2枚黃色肥厚的子葉,子葉內含脂肪油,胚根小。氣香,味微甘。以乾燥、粒飽滿、外殼黃白色者為佳。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含南瓜子氨酸(Cucurbitine)約0.15%,△7-燕麥甾醇(△7-Avenas terol)。苦味成分是葫蘆素B,脂肪油、蛋白質及維生素B1、B2、C,還含胡蘿素及脲素酶,脂肪油中的主要成分為亞麻油酸、油酸、硬脂酸等甘油酯。葉含葉綠素[1]。19種類胡蘿蔔素、胡蘿蔔素佔74%,維生素原A[2]。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316。


[2] CA 1992;116:10474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