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蕨

藥材名稱:大花紅景天

名稱出處:《中國植物誌》

概況

異名:大紅七、大和七(雲南)。

基源:為景天科紅景天屬植物大花紅景天的根及花。紅景天屬全世界約90種;中國約73種、2亞種,7變種。

原植物:大花紅景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 Thoms.)S H.Fu(Sedum crenulatum Hook.f.et Thoms.;Rhodiola rotundata(Hemsl.)S.H.Fu;Rhodiola.euryphylla(Frod.)S.H.Fu),又名寬瓣紅景天(植物分類學報),寬葉景天、圓景天(《拉漢種子植物名稱》)。

形態:多年生草本,地上的根莖短,殘有少數花莖,黑色。不育枝直立,高5~17cm,上端密生葉,有假葉柄;葉片寬卵形,長1~3cm;花莖多數.高5~20cm,直立或呈扇形排列,稻稈色至紅色。葉具假葉柄;葉片橢圓狀長圓形或近圓形,長1.2~3cm,寬1~2.2cm,具苞片;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萼片5,狹三角形至披針形,長2~2.5mm;花瓣5,紅色,倒披針形,長6~7.5mm,寬1~1.5mm,具長爪;雄蕊10,與花瓣等長,對瓣生的著生於花瓣基部;鱗片5,近正方形至長方形,頂端微缺;心皮5,披針形,長3~3.5mm,不育;雌花蓇葖5,直立,長8~10mm,幹後紅色。種子倒卵形,長1.5~2mm,兩端有翅。花期6~7月.果期7~8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34卷.第1分冊189頁.圖版38612)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800~5600m的山坡、草地、灌叢及石縫中。分佈於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從根基中分得紅景天甙(Sahdroside)[1]、6’-沒食子醯毛柳甙、酪醇(pTyrosol)、草質素7-α-L-吡喃鼠李糖甙(Rhodionin)、草質素-7-(3’-β-D吡喃葡萄糖基)-α-L-吡喃鼠李糖甙、1,2,3,4,6,-五沒食子醯-β-D-吡喃葡萄糖甙、沒食子酸等[2]。

參考文獻

[1] 中草藥 1983;14(7):14 。


[2]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2;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