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

藥材名稱:一皮草

名稱出處:《峨眉藥用植物》

概況

異名:卷葉瓦韋(《藏醫常用中草藥》)。

基源:為水龍骨科瓦韋屬植物扭瓦韋的地上部分。瓦韋屬全世界約40種;中國均產。

原植物:扭瓦韋Lepisorus contortus(Christ)Ching(Polypodium contortum Christ)

形態:植株高10~30cm。根狀莖橫生,粗2~3mm,密被卵狀披針形,中部呈褐棕色的鱗片,鱗片邊緣較淡,有疏齒。葉近生,革質,葉柄長1~2cm,以關節著生,禾稈色,光滑;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2~23cm,寬6~10mm,短尾頭,向兩端漸尖,基部兩側下延於葉柄,全緣,幹後通常向下反捲;葉脈不明顯;葉上面綠色而光滑,下面灰綠色並略具小鱗片。孢子囊群大,圓形至卵圓形,生於主脈與葉邊之間,成熟時不密接,幼時有盾狀隔絲覆蓋。(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256頁.圖512)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900~2800m的林下樹幹或石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陝西、湖北。

生藥

採集:5~8月連根拔起全草,洗淨晒乾。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三萜皁甙。

參考文獻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