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根

藥材名稱:蕌頭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薤(《本經》)。

基源: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蕌頭的乾燥鱗莖。

原植物:蕌頭Allium chinense G.Don(A.bakeri Regel),又名蕎頭(《中國植物誌》)。

歷史:《本經》始載之,歷代本草均有記載。《綱目》雲:“薤八年栽根,正月分蒔,宜肥壤,數枝一本,則茂而根大,葉狀似韭……薤葉中空,似細蔥葉,而有稜,氣亦如蔥,二月開細花,紫白色,根如小蒜,一次數棵,相依而生,五月葉青則掘之。”所說乃本種。

形態:鱗莖數枚聚生,狹卵狀,粗(0.5~)1~1.5(~2cm);鱗莖外皮白色或帶紅色,膜質,不破裂。葉2~5枚,具3~5稜的圓柱形,中空,於花葶近等長,粗1~3mm。花葶側生,圓柱狀,高20~40cm,下部被葉鞘;總苞2裂,比傘形花序短;傘形花序近半球狀,較鬆散;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1~4倍,基部具小苞片;花淡紫色至暗紫色;花被片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頂端鈍圓,長4~6mm,寬3~4mm,內輪的稍長;花絲等長,約為花被長的1.5倍,僅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各具1齒,外輪的無齒,錐形;子房倒卵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10~11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4卷.260頁.圖84)

生境與分佈:原產中國。在中國長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區廣泛栽培,也有野生。日本、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美國也有栽培。

化學性質

參見“薤白”條。

藥性

性味:辛、苦,溫。 ①《本經》:“辛,溫。” ②《別錄》:“苦,溫。” ③《千金·食治》:“苦、辛,溫、滑。” ④《醫林纂要》:“甘、酸、辛,溫。”

歸經:①《湯液本草》:“入手陽明經。” ②《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功效:理氣,寬胸,通陽,散結,祛痰。

主治:①《新華本草綱要》:“寒滯胸痺氣喘,咳嗽多痰,扭傷腫痛,燒傷。” ②《本經》:“主金瘡瘡敗。” ③《別錄》:“歸於骨。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諸瘡中風寒水腫,以塗之。” ④《千金·食治):“能生肌肉,利產婦。骨鯁在咽不下者,食之則去。” ⑤《唐本草》:“白者補而美,赤者主金瘡及風。” ⑥《食療本草》:“治婦人赤白帶下。” ⑦《本草拾遺》:“調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內常惡者,但多煮食。” ⑧《本草圖經》:“補虛,解毒。”“主腳氣,煮與蓐婦飲之,易產。” ⑨《本草衍義》:“與蜜同搗,塗湯火傷。” ⑩《用藥心法》:“治洩痢下重,下焦氣滯。” ⑾《綱目》:“治少陰病厥逆洩痢,及胸痺刺痛,下氣散血,安胎。”“溫補助陽道。” ⑿《本草備要》:“利竅。治肺氣喘急。” ⒀《本經逢原》:“搗汁生飲,能吐胃中痰食蟲積。” ⒁《嶺南採藥錄》:“和生鹽搗爛敷瘡;被鐵針傷,留鐵鏽於肌肉,敷之可以吸出。能發散解表,健胃,開膈。” ⒂《南京民間藥草》:“打爛外敷,治各種瘡癤。另外取野菊花煎水內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10g(鮮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使用注意:氣虛者慎服。 ①《食療本草》:“發熱病人不宜多食。” ②《本草匯言》:“陰虛發熱病不宜食。” ③《本草從新》:“滑利之品,無滯勿用。” ④《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發熱,忌與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