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獨活

藥材名稱:洋地黃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基源:為玄蔘科毛地黃屬植物毛地黃的葉。毛地黃屬全世界約25種;中國引種栽培1種,入藥。

原植物:毛地黃Digitalis purpurea L.

形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除花冠外,全體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有時莖上近無毛。莖單生或數條成叢。基生葉多數呈蓮座狀,葉柄具狹翅,長可達15cm;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長5~15cm,先端尖或鈍,基部漸狹,邊緣少有鋸齒;下部莖生葉與基生叫同形,向上葉漸小,葉柄短以至無柄而成為苞片。花常排列成朝向一側的長而頂生的總狀花序;萼鍾狀,長約1cm,果期略增大,5裂幾達基部,裂片長圓狀卵形,先端鈍至急尖;花冠筒一面膨脹,略呈二脣形,上脣短,微缺,下脣3裂,中裂片較長,向外伸出,紫紅色,內面具斑點,長3~4.5cm,先端被白色柔毛;雄蕊4枚,2強,藏於花冠筒內,花葯成對靠近。蒴果卵形,長約1.5cm。種子多數,小,短棒狀,除被蜂窩狀網紋外,尚有極細的柔毛。花期5~6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67卷第2分冊.213頁.圖58)

生境與分佈:原產歐洲。中國上海、浙江、北京等地有引種栽培。

生藥

栽培:適於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嚴寒,忌水澇。宜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中栽種。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在8~9月秋播或3~4月春播。直播按行距50cm劃印開溝,將種子拌草木灰或細土後,依印跡撒於溝內,每公頃用種量6~7kg。播後稍加鎮壓,並蓋上稻草或其它覆蓋物。出苗後揭去蓋物,結合鬆土除草進行間苗,以株距40~50cm定苗。育苗移栽,幼苗長有6~7片真葉時移植,密度同直播。生長期中注意中耕除草,追肥2~3次,用人畜糞水追施。入冬時,結合植株整理,清除枯葉,並培土壅根,以利越冬。旱季注意澆水,雨季防止積水。注意病蟲害防治。

採集:一般在葉片肥大、濃綠變厚、下部葉停止生長,晴天中午以後採收葉,在南方一年中可採4~6次,北方可採2~4次,採後立即在55~60℃烘乾。原產歐洲,中國有栽培,以浙江杭州產量較多。

鑑別

性狀:葉片多皺縮或破碎,略凹凸不平,完整者卵形或長卵形,長10~35cm,寬4~11cm,葉端鈍圓,基部狹縮而形成翅狀葉柄,長至17cm,邊緣具不規則鈍齒;上面暗綠色,微有毛,下面淺灰綠色,密被毛;主脈及主要側脈寬扁,帶紫色,延至葉柄,小脈末端達於齒緣。莖上部葉幾無柄。質脆易碎。味苦。

顯微 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長方形,略作波狀排列,有毛茸,稀有氣孔;下表皮細胞扁小,氣孔眾多,有毛茸,有時下表皮與海綿組織脫離。柵欄組織為1列短柱形細胞,稀有2列的,海綿組織為5~6列細胞,略呈切向排列。主脈及側脈均極向下凸出,上面略凹陷,木質部新月形,導管排列成行,每間以1列壁菲薄的射線細胞,韌皮部細胞細小,維管束四周有厚角細胞層,以韌皮部下側為發達。(圖見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下冊.997頁.圖799)粉末:暗綠色或棕綠色。 ①上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呈波狀,有少數氣孔;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有眾多氣孔。 ②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3~4個。 ③腺毛一種頭部2細胞、柄1~2細胞,另一頭部單細胞,柄1~4細胞,頭部直徑均約25μm。 ④非腺毛2~8細胞,略彎曲,外壁微有疣狀突起,中部常有一細胞皺縮。(圖見同上.997頁.圖800)

理化:①取樣品粉末1g,加水3ml,攪拌,於35℃水浴酶解1小時,加60%乙醇20ml與醋酸鉛試液10ml,混勻,於水浴上回流10分鐘,放冷,離心,取上清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15ml,合併氯仿液,用2%氫氧化鈉溶液洗滌,靜置,棄去氫氧化鈉液,再用水10ml洗滌,取氯仿液(必要時離心)加無水硫酸鈉適量脫水,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氯仿2ml溶解,點於矽膠G板上,以洋地黃毒甙、羥基洋地黃毒甙為對照,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6∶1∶1)為展開劑,展距15cm,取出,晾乾,噴以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與1%氯胺T溶液的混合溶液(8∶2)臨用前混合,於105℃烘約10分鐘,置紫外燈下檢視,洋地黃毒甙顯棕黃色熒光,羥基洋地黃毒甙顯亮藍色螢光。(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321頁.圖223-1) ②取樣品粉末4g,加70%乙醇40ml,緩緩迴流15分鐘,冷卻後濾過,取濾液24ml,搖勻,濾過,濾液用氯仿提取1次,再以氯仿-甲醇(3∶1)提取2次,合併提取液,用無水Na2SO4脫水,減壓蒸乾,再以2ml氯仿-甲醇(1∶1)溶解,點於已加有甲醯胺固定相的矽藻土板上,以紫花洋地黃甙甲、紫花洋地黃甙乙為對照,以氯仿-正丁醇(91)用甲醯胺飽和為展開劑.展開後,於120℃烤至不冒煙(約20分鐘)以除去甲醯胺,置碘蒸氣中顯色。(圖見同上.第321頁.圖223-2B)

貯藏:置乾燥密閉容器中。

化學性質

含強心甙20餘種,其甙元可分為洋地黃毒甙元(Digitoxigenin)、羥基洋地黃毒甙元(Gitoxigenin)、芰他洛甙元(Gitaloxigenin)3組,每組均包括原生甙、次級甙等多種強心甙。天然的毛地黃葉中所含的主要強心甙有[1]:紫花毛地黃甙(Purpurea glucoside)A、B,洋地黃毒甙(Digitoxin)[2],芰毒甙(羥基毛地黃毒甙Gitoxin)、芰他洛甙(Gitaloxin)等。葉中紫花毛地黃甙A、B和Glucogitaloxin的含量分別為每100mg(幹葉)52.6,50.7和108.6μg[3]。此外尚含有多種蒽醌化合物、甾醇及皁甙[1]。

附 毛地黃種子含強心甙30種,含量0.5%[1]。

參考文獻

[1] 中草藥學.下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996。


[2] 植物藥有效成分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6:346。


[3] Anal Chim Acta 1986;189(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