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枝槲寄生

藥材名稱:水蛭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蛭蝚、至掌、蟣(《爾雅》),蛭(《別錄》),馬蛭(《唐本草》),蜞、馬蟥(《圖經本草》),馬鱉(《本草衍義》),紅蛭(《濟生方》),螞蝗蜞(《醫林纂要》),黃蜞(《本草求原》),水麻貼(《河北藥材》),沙塔幹、肉鑽子(《中藥材手冊》),醫用蛭、線螞蟥、柳葉螞蟥(《中國藥用動物志》。

基源:為醫蛭科動物日本醫蛭、寬體金線蛭、尖細金線蛭、光潤金線蛭等的全體。

原動物:日本醫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寬體金線蛭Whitmantia pigra(Whitman)。尖細金線蛭Whitmania acranulata(Whitman)。光潤金線蛭Whitrnania laevis(Baird)其它還有麗醫蛭Hirudo pulchra Song.、細齒金線蛭Whitmania edentula(Whitman)、秀麗金線蛭Whitmania gracilis(Moore)也作為水蛭入藥。

歷史:水蛭始載於《本經》,列為下品,謂:“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本草經集註》列於墮胎諸藥之中。陶弘景又曰:“處處河池有之。蚑有數種,以水中馬蜞得齧人,腹中有血者,幹之為佳。山蚑及諸小者,皆不堪用。”蘇恭曰:“有水蛭、草蛭,大者長尺許,並能咂牛、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不必食人血滿腹者。”韓保昇曰:“惟採水中小者用之。”據上所載,古代水蛭有吸血與不吸血、個體大小等區分。但皆作為藥用。從古代諸本草對水蛭生境與形態等特點的描述可知,古今應用的水蛭相符。水蛭為破血、逐瘀、通經藥,廣泛應用於臨床。近代又將其用於高血脂、冠心病、腦出血、顱內水腫、血管性靜脈炎、血栓症等的治療,具有明顯的療效。

形態:日本醫蛭體狹長稍扁,略呈圓柱形。體長3~5cm,寬4~6mm。背面呈黃綠或黃褐色,有5條黃白色的縱紋,中線的一條縱紋延伸至後吸盤上。腹面暗灰色,無斑紋。體環數103。雄生殖孔在31~32環溝間。雌生殖孔在36~37環溝間。眼5對,列成弧形。前吸盤較大;後吸盤呈碗狀,朝向腹面。

生境與分佈:棲於水田、溝渠中。吸人、畜血液。耐飢力強,只需每半年吸入足量的血液,即能正常生活。分佈於中國大部分地區。

寬體金線蛭體形較大,長6~12cm,寬13~40mm。腹面兩側有一條淡黃色縱紋。體環數107,環帶明顯,佔15環。雄生殖孔在33~34環溝間;雌生殖孔在38~39環溝間。前吸盤小。餘同日本醫蛭。不吸血,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蟲、軟體動物等。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尖細金線蛭與日本醫蛭相仿。但身體前伸時,前端尖細,背中線兩側有成對的黑褐斑。腹面兩側亦有不規則的黑褐斑。雄、雌生殖孔分別位於34,39環的腹面正中,陰莖中部膨大。生境習性同日本醫蛭。分佈於河北、江蘇、安徽、福建。

光潤金線蛭與寬體金線蛭極相似,唯體較小,體長32~55mm,寬5~12mm,節背腹面均4環,雄、雌生殖孔分別位於34、39環的中部。生活於湖泊、水田中。分佈於中國各地。

生藥

採集:夏秋捕捉。捕後洗淨,用石灰或酒悶死,晒乾或焙乾。

鑑別:水蛭扁長圓柱形,長2~5cm,寬2~3mm,體多彎曲扭轉,一般是用線穿起來,多數密整合團,全體黑棕色。質脆,斷面不平坦,無光澤。氣微腥。

寬水蛭,扁平紡錘形,長5~9cm,寬0.8~2cm,背腹相貼呈拘攣狀,前端稍尖,後端鈍圓,背部黑棕色,兩側及腹面呈棕黃色。質脆,易斷,斷面膠質樣,有光澤。有土腥氣。

長條水蛭狹長扁平形或線形,長8~12cm,寬1~5mm,兩端均細,體表面凹凸不平,背腹面黑棕色,吸盤不易辨認。質脆,斷面不平坦,無光澤。有土腥氣。以身幹、體大、無泥者為佳。

加工炮製:常用炮製方法有切制和炒制。 ①切段 取原藥材,洗淨,悶軟,切段,乾燥。 ②炒製取滑石粉或砂子置鍋內,用文火炒熱後,加入淨水蛭,拌炒至微鼓起,取出,篩去滑石粉或砂子,放涼。此外,尚有油制、焙制、米制、燙制、醋制、酒制、石灰制、蜜制、泔制等炮製方法。

化學性質

主要含蛋白質。唾腺中含水蛭素(Hirudin),是一種由多種氨基酸組成的多肽[1],另含多種氨基酸:門冬氨酸、穀氨酸、胱氨酸、絲氨酸、甘氨酸、蘇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等。此外還含肝素和抗血栓素(Antithrombin)等,以及7種微量元素[2,3]。

參考文獻

[1]中草藥學.下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1399 。


[2]全國中草藥彙編.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135 。


[3]瀋陽藥學院學報 1991;8(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