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糠樹

藥材名稱:薺苨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杏葉沙蔘、白麵根(《救荒本草》),甜桔梗(《綱目》),梅參(浙江)。

基源:為桔梗科沙蔘屬植物薺苨的根。

原植物:薺苨Adenophora trachelioides Maxim,

形態: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莖單生,高40~120cm,直徑可達1cm,無毛,有時有分枝。基生葉心臟腎形,莖生葉有2~6cm長的葉柄,葉片心形或在莖上部的葉基部,近於平截形,先端鈍至短漸尖,邊緣為單鋸齒或重鋸齒,長3~13cm,寬2~8cm,無毛或僅沿葉脈疏生短硬毛。花序分枝大多長而幾乎平展,組成大圓錐花序,或分枝短,組成狹圓錐花序。花萼筒部倒三角狀圓錐形,裂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13mm,寬2,5~4mm;花冠鐘形,藍色、藍紫色或白色,長2~2.5cm,裂片寬三角狀半圓形,先端急尖,長5~7mm,花盤筒狀,長2~3mm,花柱與花冠近等長。蒴果卵狀圓錐形,長7mm。種子長短圓狀,稍扁,黃棕色,兩端黑色,可見有一條稜,長約1.5mm。花期7~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388頁.圖6190)

生境與分佈:生山地草坡或林緣。分佈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江蘇、安徽。

藥性

性味:甘,寒。 ①《別錄》:“甘,寒。” ②《本草從新》:“甘、淡,微寒。” ③《新華本草綱要》:“甘、苦,微寒。”

歸經:肺、脾經。 ①《得配本草》:“手大陰經。” ②《本草求真》:“肺、脾經。”

功效:清肺化痰,生津解毒。

主治:肺熱咳嗽,咽喉炎,疔瘡腫毒。 ①《別錄》:“解百藥毒。” ②《食醫心鏡》:“利肺氣,和中,明目,止痛。” ③《日華子本草》:“治蛇蟲咬,熱狂溫疾,罨毒箭。” ④《綱目》:“主咳嗽,消渴強中,瘡毒疔腫。” ⑤《飲片新參》:“治虛損肺熱燥咳,生津液,養胃退蒸。” ⑥《科學的民間藥草》:“適合於咽喉炎,氣管炎等,粘滑祛痰。” ⑦《浙江中藥手冊》:“清肺火,化燥痰。治肺熱咳嗽,療心胸結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研末或作丸。外用:研末調敷或搗敷。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豬腎薺苨湯(《千金方》)治強中之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後,即作癰疽:豬腎1具,大豆30g,薺苨、石膏各100g,人蔘、茯神(一作茯苓)、磁石(綿裹)、知母、葛根、黃芩、栝樓根、甘草各100g。上12味,以水3000ml,先煮豬腎、大豆取2000ml,去渣,下藥煮取600ml。分3服,渴乃飲之,下焦熱者,夜輒合1劑,病勢漸歇即止。 ②《聖惠方》:“治面

黯,滅瘢去黑痣:薺苨60g,桂心1g。共研為末,每服3g,醋醬水調服,日3服。”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急、慢性支氣管炎:薺苨鮮根(颳去外表粗皮)30g,枇杷葉(去毛)15g。水煎服。” 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紅茴香(山木蟹)中毒:薺苨根15g,六月雪全草、綠豆各30g,甘草6g。水煎服。”

單方應用:①《千金翼方》:“治丁腫:生薺苨根汁15g,去渣,塗之。” ②《金匱要略》:“治鉤吻中毒:薺苨240g,水煮服。” ③浙江醫學1960:(1):“治癤癰:鮮薺苨洗淨切碎,加入10%菜油研糊,再調入30%凡士林,敷於區域性,厚約0.5cm,繃帶或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直至症狀消失。”

醫藥家論述

①李時珍《綱目》:“薺苨寒而利肺,甘而解毒,乃食品也。而世不知用,惜也。按葛洪《肘後方》雲,一藥而兼解眾毒者,惟薺苨汁濃飲160ml,或煮嚼之,亦可作散服。此藥在諸藥中毒皆自解也。又張鷟《朝野僉載》雲,各醫言虎中藥箭,食清泥而解,野豬中藥箭豗薺苨而食,物猶知解毒,何況人乎。又孫思邈《千金方》治強中為病,莖長興盛,不交精出,消渴之後,發為癰疽,有薺苨丸,豬腎薺苨湯方,此皆《本草》所未及者,然亦取其解熱解毒之功耳,無他義。” ②《本草圖經》:“薺苨,舊不載所出州土,今川、蜀、江、浙皆有之。春生苗莖,都似人蔘而葉小異,根似桔梗根,但無心為異。潤州尤多,人家收以為果菜,或作脯啖,味甚甘美。”

參考文章

薺苨的形態特徵觀賞園藝薺苨的介紹觀賞園藝李時珍認為薺苨有何功用?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