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蕊烏頭

藥材名稱:追骨風

名稱出處:《南京民間草藥》

概況

異名:藍刺頭(《中國民族藥志》),牛蔓頭、大口袋花(《內蒙古中草藥》),八里花、八里麻(《中藥大辭典》),禹州漏蘆(《中藥志》),漏蘆(《中國藥典》),和尚頭、火絨根子(《山東煙臺中草藥》)。

基源:為菊科藍刺頭屬植物驢欺口的花序或根。

原植物:驢欺口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歷史:本品原植物的頭狀花序,稱扎日阿烏拉,9世紀藏醫著作《四部醫典》和19世紀蒙醫藥著作《認藥白晶》就已記載;其根入藥為中藥漏蘆原植物之一,又稱禹州漏蘆。

形態:多年生草木,高30~60cm。莖直立,基部有褐色,殘存纖維狀撕裂的葉柄,不分枝或少分枝,上部密生白色棉毛,下部疏生蛛絲狀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柄基擴大貼莖或半抱莖;葉片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15~20cm,寬8~15cm,二回羽狀分羽,表面疏生蛛絲狀毛或無毛,背面密生白色棉毛,邊緣有短刺;上部葉漸小,長橢圓形至卵形,基部抱莖。復頭狀花序球形,直徑約4cm;頭狀花序長約1.9cm,基毛白色,不等長,扁毛狀;總苞片14~17枝,外層的稍長於基毛,線狀披針形,中層的倒披針形,長1~1.3cm,內層的長橢圓形,長約1.5cm;花冠管狀,藍色,裂片線形,具多數腺點。瘦果長約7mm,被稠密的順向貼伏的淡黃色長毛,遮蓋冠毛;冠毛量杯狀,長約1.2mm,膜片線形,邊緣糙毛狀,中部以下結合。花期6~8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別》.第4期.599頁.圖6612)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20~2200m的山坡草地或疏林下。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北、山西及陝西等地。蒙古及原蘇聯東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含三十一烷β-谷甾醇、胡蘿蔔甙、蒲公英萜醇、Cardopatine以及噻吩類化合物。

參考文獻

中草藥 1989;20(11):482。